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单元主题 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 单元内容: 本课为部编版必修下册《中外历史纲要》第八单元《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本单元共4课内容,分别为《第18课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第19课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第20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第21课 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主要叙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发生的深刻变化。持续近半个世纪的冷战,是战后国际关系的重要现象,在冷战形成的两极格局中,孕育着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资本主义国家形成了一定的自我调节机制,经济在高科技推动下迅速发展,社会矛盾有所缓和,但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依然存在。社会主义一度获得大发展,形成了社会主义阵营。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也经历了艰难曲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证明了社会主义的强大生机与活力。战后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是人类历史的巨大进步。独立后的发展中国家为维护国家主权、促进社会发展、改变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进行着不懈的努力。 单元学情: 学生经过初中的学习,对本单元涉及的的基础知识有一定的认知,但对一些重点概念理解不清晰,另外学生对知识迁移应用的能力较弱,因此在开展教学时应注意解读教材中的重点概念,在教学时以学生为主体组织活动,培养学生运用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学习热情与激情,帮助学生形成更加完整的知识体系以适应高考考查方向。 单元目标: 一、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归纳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原因及历程。 二、阅读教材及材料,结合所学,概括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三、结合教材,分析材料,通过了解二战后世界殖民体系瓦解的概况,认识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教学重点: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的新变化;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过程;二战后独立的发展中国家的取得发展成就和面临的挑战。 教学难点:如何理解新兴民族国家与世界殖民体系崩溃之间的历史联系;如何理解独立后的发展中国家的取得发展成就的原因和面临的挑战。 评价任务: 1.通过合作研究法、讲授法、讨论法:指导学生开展小组探究和合作讨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问题的学科能力与素养。 2.通过当堂展示自主学习成果及当堂小练对目标一、目标二和目标三进行检测,落实学生听课效果。 3.要求学生通过课堂小结梳理本课知识框架,形成对本单元重点内容的整体认知。 4.要求学生完成课后习题,落实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运用能力。 单元实施: 课时:1课时 授课类型:新授课 【课前导入】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人教版教材与部编版教材中涉及20世纪下半叶世界史内容的课程目录并提出问题:请同学们比较两部教材,思考两部教材对同一历史时期的课程内容设置有何异同?二战后世界史的主线又是什么呢? 学生:两部教材的相同点是都涉及到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及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国家的新变化。不同点是部编教材中增加了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这一部分内容。二战后的世界的主线是两种制度共同发展与相互竞争并向多极化趋势发展的时期,两种制度从冷战相持到和平竞争、相互借鉴,社会主义在探索中曲折前进,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加强。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本课学习目标,并进行说明:通过对教材目录的分析,我相信同学们对二战后世界的新变化已经有了整体的认识,接下来让我们看看本节课具体的学习目标及重难点。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课程目录使学生整体把握二战后世界的变化,强化时空观念,帮助学生厘清复习主线,即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演变的过程中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及新型民族国家也在发展变化。同时通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