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922926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1课短文二篇练习题(含答案)

日期:2025-05-25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2次 大小:2360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统编,语文,八年级,上册,11课,短文
  • cover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1课短文二篇练习题(含答案) 积累与运用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晓雾将歇(  )  夕日欲颓(  ) 沉鳞竞跃(  )  与其奇者(  ) 2.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五色交辉 ( ) (2)四时俱备 ( ) (3)沉鳞竞跃 ( ) (4)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 3.下列加点词意义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B.实是欲界之仙都 C.友人惭,下车引之 D.水陆草木之花 4.下列句中加点词不是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 A.四时俱备  B.晓雾将歇  C.沉鳞竞跃  D.夕阳欲颓 5.指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1)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 (3)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 6.根据提示填空。 (1)《答谢中书书》中“_____”两句描写了傍晚时的景象,画面灵动,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2)《答谢中书书》中“_____”寥寥八字运用两种视角,写出山之高,水之净,境界清新。 (3)美术专业的学生前往秀丽的山林写生,很多同学笔下的画面十分具有灵动感,充满着清晨生命的活力,令人想到《答谢中书书》中的语句:_____。 7.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2)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8.苏轼被贬,心中忧郁,月夜游寺正是他排遣抑郁心情的具体行为。为此,有同学根据《记承天寺夜游》的写作背景及内容拟写了一副对联的上联,请你对出下联。 上联:月色懂人心潜窗入户 下联:____ 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这篇文言文,完成各题。 答谢中书书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呜;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 有能与其奇者。 9、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字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四时俱备 四时: ②晓雾将歇 歇: ③夕日欲颓 颓: ④与其奇者 与: 10、把下面的文字翻泽成现代汉语。 ①五色交辉 译文: ②沉鳞竞跃 译文: 11、按要求回答问题。 ①“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以 两种视角,写 ,用笔洗练,境界清新。 ②“实是欲界之仙都”这句感慨,赞叹山水之美,传达出自己 的志趣,将在山水之中 流露于笔端。 阅读苏轼的三篇作品,完成各题。 【甲】 和董传留别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 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 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 【乙】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记承天寺夜游》) 【丙】臣自颍移扬,过豪、寿、楚、泗等州,所至麻麦如云。臣每屏去吏卒,亲入村落。访问父老,皆有忧色,云:“丰年不如凶年。天灾流行,民虽乏食,缩衣节口,犹可以生。若丰年举催积欠,胥徒在门,枷棒在身,则人户求死不得。”言讫泪下,臣亦不觉流涕。又所至城邑,多有流民…… 臣闻之孔子曰:“苛政猛于虎。”昔常不信其言以今观之殆有甚者。水旱杀人,百倍于虎;而人畏催欠,乃甚于水旱。臣窃度之,每州催欠吏卒,不下五百人。以天下言之,是常有二十余万虎狼散在民间,百姓何由安生?朝廷仁政何由得成乎? (节选自《苏轼文集》中华书局1986年版) 12.下列对甲诗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苏轼自夸身上虽穿着粗衣劣布,但因为饱读诗书而气质高雅。 B.颔联“踏槐花”源自“槐花黄,举子忙”俗语,指学子忙于春游活动。 C.颈联写董传身处失意和困窘,意志消沉,不再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标。 D.尾联意为相信董传定能金榜题名,春风得意,表达了对董传的期许和祝愿。 13.解释下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