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923456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3.4升华和凝华 同步练习(有解析)

日期:2025-04-21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65次 大小:74580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人教,八年级,上册,升华,凝华,同步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3.4升华和凝华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共8小题) 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雾和露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 B.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 C.擦在皮肤上的酒精马上干了是汽化现象 D.夏天打开冰箱门看到的“白气”,是从冰箱里冒出的水蒸气 2.吉林雾凇多在每年12月下旬到次年2月集中出现,这段时间是全年中观赏吉林雾凇的最佳时节。下列现象与雾凇形成的原理相同的是(  ) A.滴水成冰 B.露附叶表 C.霜降枝叶 D.壶嘴附近的“白气” 3.有一种手抛灭火弹,弹内装有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将灭火弹投入火场后,达到灭火效果。上述过程中干冰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升华 B.液化 C.凝华 D.汽化 4.如图所示,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以二十四节气倒计时惊艳开场!“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历法,是中华民族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雨是汽化形成的 B.露是熔化形成的 C.霜是凝华形成的 D.雪是凝固形成的 5.下列物态变化中,与其它三个选项显著不同的是(  ) A.晾在外面的衣服变干 B.烧开水冒“白气” C.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 D.春天,冰雪消融 6.下列现象形成的过程中,需要放出热量的是(  ) A.燃烧的蜡烛在“流泪” B.在碟子里倒一些酒精,酒精很快“干”了 C.水烧开后壶嘴附近冒“白气” D.冬天,室外堆的雪人没有熔化却“变小” 7.“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农耕文明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下列选项中关于节气所涉及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情况说法正确的是(  ) A.“雨水”节气,雨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B.“寒露”节气,露的形成要吸收热量 C.“霜降”节气,霜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D.“大雪”节气,雪的形成要放出热量 8.关于诗句所描绘的景象涉及到的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云开雾散旭风暖:雾散去是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是汽化现象 B.已是悬崖百丈冰:悬崖上的冰是水凝结形成的,是液化现象 C.羌管悠悠霜满地:霜的形成是水蒸气直接变为固态,是升华现象 D.窗含西冷千秋雪:雪是空气遇冷凝结成的小冰晶,是凝华现象 二.填空题(共6小题) 9.舞台上的白雾通常利用干冰制造,原理是干冰    (填物态变化名称)吸热,空气中的    (选填“二氧化碳”或“水蒸气”)    (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白雾。 10.北方的冬天,夜晚气温可达到﹣20℃以下,窗户的玻璃上会形成一层冰花   (选填“内侧”或“外侧”)。打火机里的燃料是一种叫丁烷的物质,通常情况下为气态,它是在常温下用    的方法使其液化后储存在打火机里的。 11.小明同学想探究美丽的树挂是怎么形成的。他将冰块放入空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发现易拉罐的底部有白霜生成。加盐可使冰的熔点    (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0℃,白霜的生成是    现象。 12.干冰可以用来人工降雨,干冰一旦进入冷云层就会很快    ,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使空气温度急剧下降。于是高空中的水蒸气便    成小冰晶逐渐变大而下落,遇到暖气流就    为雨滴降落到地面上。(填写物态变化) 13.固态,液态和气态是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某物质通过放热、吸热在甲、乙、丙三种物态之间转化,则丙的状态为    态,由乙到丙的物态变化是    。 14.为加强消防安全,在学校楼道内必须配备消防设备,其中常见的有干冰(圈态二氧化碳),我们可打开灭火器阀门对准火源根部灭火,干冰迅速    从周围    (选填“吸收”或“放出”)大量的热,使温度降低到可燃物着火点以下,起到灭火的作用。如图把干冰放入铝罐里一段时间,这层霜是水蒸气经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