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925411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6.1自然特征与农业 教学设计

日期:2025-02-20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48次 大小:2780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人教,八年级,下册,自然,特征,农业
  • cover
教学设计 课题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 课型 新授课 复习课 试卷讲评课 其它课 教学内容分析 本单元由两节内容组成,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第二节《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每节课里都是由两个标题来阐述。第一节从西北地区的位置范围、地形、气候、河流和植被等方面来理解本地区典型的自然特征—干旱,由此影响到本区的河流、植被景观;热量条件充足但天然降水总体较少,只能发展牧业,发展种植业,进而引出水利设施—坎儿井,人类对环境的利用和改造要做到人地和谐相处。 学情分析 对于八年级学生而言,部分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地理学习基础,且能达到课标要求的知识目标,但能力还有所欠缺,尤其是阅读的能力欠佳。学生在第六章、第七章学习的基础上,初步学会了分析某一区域自然环境的方法,学习本区不会觉得很难,但认知记忆的基础知识点较多,区域与区域之间的差异的分析归纳始终是一个难点,知识是零散的、片面的,不系统的。通过本节课学习,让学生逐步学会归纳某一区域自然地理特征的学习方法。 学习目标 目标1:学生能运用西北地区地形图,找出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青藏地区的界线,找出西北地区的位置和范围,并说出西北地区的主要地形组成。 目标2:掌握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干旱,解释西北地区干旱的表现、形成的原因及变化规律。 目标3:运用事例说明西北地区的干旱气候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初步形成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重难点 1:学生能运用西北地区地形图,找出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青藏地区的界线,找出西北地区的位置和范围,并说出西北地区的主要地形组成。 2:掌握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干旱,解释西北地区干旱的表现、形成的原因及变化规律。 评价任务 (1)观看视频和图片,通过阅读地图和活动,找出西北地区的位置范围,说出重要地形区。对应目标(1) (2)观看图片、资料,通过活动,描述自然特征,导致东西气候差异、景观差异,分析西北地区形成差异的原因。 对应目标(2) (3)通过视频、资料和活动,比较西北地区草场的东西差异,分析形成差异的原因,记住主要的灌溉农业区,分析坎儿井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记住一些特色农产品。 对应目标(3) 教学评活动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 利用视频、图片的方式引入,让学生判断这是四大地理区域中西北地区的景色,由此导入新课。 学生活动 1、学生观看视频并读出图片内容。 2、判断出是描写西北地区景色的诗词和拍摄的图片。 设计意图:用与本节课有关的内容,与相关学科横向联系问题的提出,导入新课,引起学生兴趣。 环节二:讲授新课:出示教学目标,讲授第一个标题内容:荒漠和草原 教师活动 1、出示教学目标; 2、引导学生阅读地图和教材,描画出与其它区域的分界线,描述其位置, 找出包含的主要省级行政区域; 3、提问:西北地区的位置与范围。 学生活动 1、齐读教学目标; 阅读地图和教材,自学完成; 回答西北地区的位置与范围,知道西北地区在哪里。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地图和教材,帮助学生学会观看地图,查找一个区域的位置和范围。对应目标(1) 环节三:讲授新课:荒漠和草原(分析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 教师活动 学生自学、小组合作探究,分析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从地形、气候、河流、植被四方面),推测造成西北地区景观变化的原因; 提问展示小组合作探究结果 ; 总结讲解,地形、气候、河流、植被的特点;植被的变化规律以及形成的原因; 课后活动检验学习效果。 学生活动 1、自学、小组合作,找到特征,共同分析景观变化的原因。 回答展示成果。 对回答不恰当的地方进行纠正。 4、学会分析景观变化规律及原因,读记知识点。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教材,小组合作探究,不仅要知道西北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