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乐府旧题,属宫体诗 (由帝王倡导,以宫廷为中心流传,内容以艳情为主,风格浮华)。 七言古体,四句一转韵。 丰富的声调美感。 诗人简介 张若虚(约660—约720),扬州(今属江苏)人,唐代诗人。张若虚生平事迹不详,唯知其曾任兖州兵曹。以“文词俊秀”而名显长安,开元初与贺知章、包融、张旭并称“吴中四士”。 《春江花月夜》历来为世人所倾倒,荣膺“孤篇压全唐”“盛唐第一诗”“孤篇横绝,竟为大家”等赞誉。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反复诵读 感受意境 活动一 月出 月悬 月斜 月沉 春江潮水连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 江天一色无纤尘 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水流春去欲尽 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 碣石潇湘无限路 提示: 以月升月落的时间顺序为线索 月是诗之魂 春江花月图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展开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这幅画面。 升:状态 生:灵性、活力、动感、生命感 辽阔高远 空灵纯净 幽美梦幻 朦胧恬静 江面开阔;江水与海水相接,水势浩荡,洪波翻涌。浪滔中涌出一轮明月,冉冉升起。明月清辉洒在万顷江波上,所见之处水光粼粼、美妙异常。 看!江水宛然前行,流到了一个芳草萋萋、繁花满树的幽处,月华洒在花树上,朵朵花儿晶莹可爱。月色溶溶,如凝霜朦胧。江畔沙滩,银色沙滩和乳色月光融为一体,无法区分。 景中之月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诗人不直接描写月亮,而是从嗅觉、视觉来写,置身这个月夜,有花的芳香,有月色的皎洁,从侧面(感受)来营造梦幻朦胧的意境。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月下之思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水、天空成一色,没有一点微小灰尘,明亮的天空中只有一轮孤月高悬空中。 承上启下,由写景转向思考人生。张若虚的内心是纯净、无纤尘的,正因为如此,才有了下面这句特别纯真的追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此句在诗中有什么作用? 月下之思是消极的还是积极的? 谁是第一个见到月亮的人?没有答案。因为,见到月亮并不是简单地望见月亮。举头望月的经历人人都有,但是一见到那月亮便生出无限的惊喜与丰富的情愫,体验到孤月与自己共鸣共生的人,千古难觅。 江月又在哪一年开始照人呢?这个疑问更为孤绝,江月仿佛也有了生命与情感。如此说,这轮孤月又何尝不是一直在等待,等待那个与自己共鸣共生的人呢? (复旦大学教授骆玉明)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永恒的叩问 诗人将明月永照与人生更替对照着来写,阐明了“宇宙是永恒的,个人的生命是短暂的,但作为整体的人类的存在是绵延长久的”这一哲理。诗人虽有对人生短暂的感伤,但并不颓废和绝望,缘于对人生的热爱。张若虚的这首诗一直没有拘泥于一己小我,而是把自己置身于人类生生不息的生命链条中去张望,去审视,去发问,去回应。如此,诗歌便具有了一种穿越古今跨越时空的大气与魅力。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月下之思是消极的还是积极的? 从描写景色转向观照人生,作者对宇宙和人生悟出了怎样的哲理? 哲理美 “待”“送” 两字运用了拟人手法,把月亮写得很有感情,为了见到它期待的人,可以年年长明不衰。诗人由仰望明月,又低头见长江“送”走的一江春水,自然地把笔触由上半篇的大自然景色转到了人间的离愁别恨,是过渡句。 赏析“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情中之月--游子思归图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游子像一片白云缓缓地离去, 只剩下思妇站在离别的青枫浦不胜忧愁。 谁家的游子今晚坐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