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927675

5.2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课件(共18张ppt)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日期:2025-05-13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3次 大小:213160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第二,必修,2019,教版,地理,18张
  • cover
(课件网) 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五章 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 学习目标 区域认知:综合区域资料,理解人类对区域人地关系的演变的认识。 人地协调观: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发展观与环境观,并能结合地理实践活动,为区域发展提供可行性措施。 地理实践力:借助他人的帮助,能够开展社会调查中理解和接受不同的想法,表现出合作的意识、求真的态度与应用知识的能力。 探究1.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01 人地关系: 概念: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人类的生存和活动都受一定的地理环境的影响。 地理环境既包括自然地理环境,也包括经济、文化、社会等人文地理环境。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阅读教材第119页到121页“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内容,自学完成下面表格 历史阶段 生产力水平 主要环境问题 人地关系思想 原始社会 农业社会 工业社会 信息社会 人地关系思想发展的经历的四个阶段 崇拜自然 改造自然 征服自然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时期:原始社会 生产力水平:水平低下,发展缓慢 主要环境问题:环境改造能力微弱 人地关系:恐惧和依赖,人类适应自然环境 1.崇拜自然阶段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时期:农业社会 生产力水平:生产力发展、灌溉和耕作技术发展 主要环境问题:依附减弱,对抗增强、环境趋于恶化 人地关系:环境科学萌芽(保护生物和因地制宜) 2.改造自然阶段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时期:工业社会 生产力水平:发展速度惊人,较高 主要环境问题:全面不协调,人地矛盾激化,局部地区环境污染演变为公害 人地关系:人类试图成为环境主宰 3.征服自然阶段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时期:信息社会 生产力水平:达到较高水平 主要环境问题:人口激增,资源欠缺,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破坏。 人地关系:可持续发展思想得到公认,谋求人地协调 4.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阶段 历史阶段 生产力水平 主要环境问题 人地关系思想 原始社会 水平低下,发展缓慢 改善环境的能力微弱 崇拜自然:恐惧和依赖 农业社会 生产力发展,灌溉和农耕 对抗性增强,局部生态破坏 改造自然:人地关系思想开始萌芽 工业社会 发展速度惊人 全面不协调,人地矛盾激化,局部污染演变为公害 征服自然:人类试图成为环境的主宰 信息社会 达到较高的水平 人口激增,资源欠缺,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破坏 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得到公认,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相互协调,谋求人地协调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阅读以上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1.议一议,美国为什么要拆除艾尔瓦河的大坝? 2.艾尔瓦河的大坝由修建到拆除,体现了人地关系思想怎样的转变? 活动探究3 从大坝拆除看人地关系思想的转变 1. 大坝挡住了原本溯河涧游的通道,破坏了河中其他鱼类和贝类的生存环境;减少河口泥沙,改变河口生态环境,使大量生物失去了栖息地;该地区纳入国家电网后,大坝供电功能减弱。 2.从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的态度转变为人地协调的观点,积极谋求人地和谐。 大坝拆除后的艾尔瓦河河口 探究2.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02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请大家阅读第123页“阅读”--“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内涵”,分别探究下列三个问题 (1)什么是可持续发展? (2)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概括起来可以分为哪三个方面? (3)实现可持续发展,要遵循哪三个基本原则? 【可持续】 长远的,不能危及后代人的发展 强调全球范围内不同发展程度国家之间的公平(代内公平) 人类要发展,尤其穷人要发展 发展要有限度,要协调好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发展】 【定义】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 三 可 持 续 发 展 可持续发展的 基础 目的 条件 社会可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