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二单元 遵循逻辑思维规则 第五课 正确运用判断 第二框 正确运用简单判断 一、正确的运用性质判断 所有 金属 都是 导电的。 某些 天鹅 不是 白的。 小刘 是 高中生。 依据质,分为肯定判断与否定判断 依据量,分为全称判断、特称判断、单称判断 全称判断 特称判断 单称判断 量项 主项 联项 谓项 (肯)具有某种性质 (否)否不具有某种性质 (肯)具有某种性质 自学书本P33页: 1.请分别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量项、主项、联项和谓项?分类? 某翁请客,见三位主客只来了一位,五位陪客只来了三位,便着急地说:“唉,该来的没来!”陪客一听,有的坐不住,走了。见主客未到齐,又有陪客走了,他更着急,脱口而出:“不该走的走了!”话音刚落,所有客人都走了。此翁傻了:‘我错在哪儿 此翁请客失败,他的判断出了什么问题 你能纠正他的错误吗 此翁使用了两个判断 该来的没来! 不该走的走了! (所有)该来的没来! 省略全称量项的判断 (所有)不该走的走了! 补充完整 补充完整 更正 更正 (有的)该来的没来! (有的)不该走的走了! 【探究共享】:2.准确运用性质判断量项时应注意的问题: 此翁请客失败,在于其使用性质判断时量项使用不当。 【总结反思】:3.准确运用性质判断应注意的问题: ⑴不能缺少主项和谓项,否则判断就不完整。 ⑵避免主项与谓项配合不当,否则不能如实地反映事物的状况,容易造成误解。 ⑶要准确地使用量项和联项,以保证判断的“质”和“量”都准确无误。 例如:是一名党员。 所有的人都认同。 例如:中学生是我们学习的重要阶段,我不能辜负这段美好时光。 例如:所有的高中生都是团员。 例如:没有谁不愿意看到自己的国家不安定。 (4)误用多重否定。 二、正确的运用关系判断 Q5:什么是关系判断? Q6:关系判断是如何组成的(结构)? Q7:关系判断的种类有哪些? Q8:(正确运用关系判断的意义) /弄清不同对象之间关系的意义? 一间房子里,有一位祖父,两个父亲,三个儿子,一个孙子,一个哥哥,一个弟弟,一位叔叔,还有一个是侄子。 这间房间里至少有几个人?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祖父 孙子 (一位) (一位) 爸爸 叔叔 结论:最少四人。就最小辈分的那个人来说,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孙子、爸爸、叔叔、祖父。 二、正确的运用关系判断 探究活动1: Q5:什么是关系判断?断定认识对象之间关系的简单判断。 Q6:关系判断的构成: 有的 被告 反控 某些 原告。 量项 量项 关系项 第二关系者项 第一关系者项 一般由关系者项、关系项、量项构成。 ①关系者项:表示关系承担者的叫做关系者项;按照关系者出现的顺序可以称为第一关系者项、第二关系者项、第三关系者项…… ②关系项:表示关系者之间关系的叫做关系项; ③量项:表示关系者项范围的叫做量项; 注意:对于不同关系者项来说,谁在前、谁在后,会影响关系判断的性质。 二、正确运用关系判断 假设以下关系成立: ◆小明 和 小华是同学。 ◆小明 比 小华 岁数大。 ◆小明 信任 小华。 关系项 关系者项 关系者项 小华和小明是同学。 小华比小明岁数大。 小华信任小明。 还成立 不成立 不一定成立 对称关系 反对称关系 非对称关系 思考:将上述三个关系判断的第一关系者项与第二关系者项的位置互换一下,原来的“关系”是否还能成立? 二、正确运用关系判断 探究活动2: ①对称关系:如果一对象对另一对象具有某种关系,另一对象对这一对象还具有那种关系,这种关系被称为对称关系。 图示如下(a、b为特定认识范围内的任意对象): 例如:甲与乙是同学。 乙与甲也是同学。 常见词语:朋友、同学、对立、相等、相同等。 (1)对称性关系 Q7:关系判断的种类———(对称性关系和传递性关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