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4.1.4 原子结构和元素的性质 板块导航 01/学习目标 明确内容要求,落实学习任务 02/思维导图 构建知识体系,加强学习记忆 03/知识导学 梳理教材内容,掌握基础知识 04/效果检测 课堂自我检测,发现知识盲点 05/问题探究 探究重点难点,突破学习任务 06/分层训练 课后训练巩固,提升能力素养 1.知道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判断方法。 2.能根据碱金属元素的结构特点,理解其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3.能根据卤族元素的结构特点,理解其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4.能运用原子结构理论解释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重点:运用原子结构理论解释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难点:设计实验方案,探究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性。 一、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及其强弱判断 1.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的概念 (1)元素的金属性:元素的金属性是指该元素的气态原子失去电子的能力。具体表现为元素在化学反应中倾向于失去电子,形成正离子 。 (2)元素的非金属性:元素的非金属性是指元素的原子得到电子的能力。具体表现为元素在化学反应中倾向于获得电子,形成负离子 。 2.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与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 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变化: (1) 同一周期 :从左到右,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核电荷数逐渐增小,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增强,导致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2) 同一主族 :从上到下,随着电子层数的增加,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逐渐减弱,原子更容易失去电子,表现出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3.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强弱判断 三表 元素周期表:金属性“右弱左强,上弱下强,右上弱左下强”;非金属性“左弱右强,下弱上强,左下弱右上强”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按K、Ca、Na、Mg、Al、Zn、Fe、Sn、Pb、Cu、Og、Ag、Pt、Au的顺序,金属性逐渐减弱(其中Pb>Sn) 非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按F、O、Cl、Br、I、S的顺序,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三反应 置换反应:强的置换弱的,适合金属也适合非金属 与水或非氯化性酸反应越剧烈,或最高价氯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则金属性越强 与氢气反应越容易,生成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或最高价氯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则非金属性越强 氯化性 金属离子的氯化性越弱,对应单质的金属性越强 还原性 非金属氢化物或非金属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弱,对应单质的非金属性越强 4.元素化学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原子 最外层电子数特点 得失电子情况 化学性质 稀有气体元素 都为8(氦为2) 不易得失 稳定 金属元素 一般<4 易失去 不稳定 非金属元素 一般≥4 易得到 不稳定 由上表可知,原子结构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二、碱金属元素 【思考与讨论】p93参考答案: (1)从上到下,碱金属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加,电子层数逐渐增少,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引力逐渐减弱,原子半径依次增小。 (2)碱金属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特点:①相似性:最外层都只有1个电子;②递变性:电子层数逐渐增少。 从它们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相似性推断出,碱金属元素都容易失去电子,有较强的金属 1.碱金属元素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元素名称 锂 钠 钾 铷 铯 元素符号 Li Na K Rb Cs 电子层结构 原子半径变化趋势/nm 0.152 0.186 0.227 0.248 0.265 从Li到Cs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电子层数逐渐增少,原子半径越来越小 相同点 最外层均有1个电子,均易失电子,有较强还原性,因此碱金属元素的化学性质具有相似性 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吸引力的变化趋势 原子核对核外电子吸引力越来越小 原子失去电子难易的变化趋势 原子失去电子越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