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935052

第4单元西乐撷英(二)——《流浪者之歌》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中音乐九年级上册

日期:2024-12-25 科目:音乐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54次 大小:1632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九年级,音乐,初中,人教,教学设计,流浪者之歌
  • cover
流浪者之歌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欣赏《流浪者之歌》过程中,学生能识别乐曲的节奏、风格特点,感受其表达的情感,了解吉普赛文化相关知识。 (2)通过对乐曲的分段赏析,学生能体会小提琴演奏的旋律性、技巧性以及独特音色。 (3)学生能够体会《流浪者之歌》中蕴含的积极向上的情感,感悟追梦路上应保持乐观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 (1)理解乐曲各部分所表达的情感及其与吉普赛民族性格的联系。 (2)掌握《流浪者之歌》的音乐结构及小提琴演奏技巧的表现。 教学准备: (1)帕布罗 德 萨拉萨蒂的生平介绍资料。 (2)《流浪者之歌》的乐谱及演奏视频。 (3)吉普赛文化及历史背景资料。 教学方法: 讲授法、欣赏法、演示法、实践法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你们听说过吉普赛人吗?有人了解他们的情况吗?(生:有的同学点头表示知道一些,有的则摇头表示不太清楚。)教师:吉普赛人是一个拥有独特文化的流浪民族,总是给人以神秘莫测的感觉。他们有着强烈的民族性格,拒绝接受其他文化的影响,坚持自己内心对流浪的浪漫向往和天生特质。这种流浪不仅是他们的生活方式,也是书写历史的一种方式。出生是起点,死亡是终点。许多吉普赛人在外界的误解中生活,但他们的日子只有自己的族人才能真正理解。今天,我们将学习一首描绘吉普赛人的著名小提琴曲———《流浪者之歌》。(通过老师的介绍,学生对吉普赛文化和这首乐曲的兴趣被激发。) 三、新课教学 1. 作者简介 帕布罗·德·萨拉萨蒂(1844~1908),西班牙著名的小提琴家和作曲家。他从幼年就开始学习小提琴,在八岁时便登台演奏。1856年,萨拉萨蒂进入巴黎音乐学院深造,毕业后在欧美各地巡回演出并大受欢迎。他的演奏技艺精湛,音色甜美纯净,被誉为“帕格尼尼再世”。与他同时代的著名作曲家如布鲁赫、圣-桑、维尼亚夫斯基、德沃夏克等人都曾创作小提琴作品题献给他。(学生认真听讲,并记录下关键信息,加深对萨拉萨蒂的理解。)萨拉萨蒂一生创作了大量小提琴独奏曲和协奏曲,极大地丰富了小提琴的表现力。代表作品包括小提琴独奏曲《流浪者之歌》、《卡门主题幻想曲》、《阿拉贡霍塔》等。(教师:大家对萨拉萨蒂有什么印象? 生:我觉得他是一个非常有才华的小提琴家。) 2. 欣赏乐曲 教师:让我们先完整地欣赏一遍《流浪者之歌》。在欣赏的过程中,大家可以感受乐曲的风格、节奏和所要表达的情感。(播放多媒体课件,学生边听边思考。) 3. 分段欣赏 全曲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 中板,C小调,4/4拍子。乐曲由强而有力的管弦乐齐奏作为开始,然后主奏小提琴奏出充满忧伤的旋律。这一部分很短,只是全曲的引子。(教师:大家觉得这段旋律表达了什么情感? 生:感觉很忧伤、哀愁。)(教师:这段开头的管弦乐齐奏给人一种强烈的力量感,紧接着小提琴的旋律带来了深深的忧伤。这样的对比使得乐曲的开篇更加引人入胜。) 第二部分 缓板,小提琴奏出新的旋律,这是一种美丽的忧郁,通过变奏和反复进行技巧性的发展,轻巧的泛音和华丽的左手拨弦展示了这一主题的丰富内涵。在这部分,管弦乐并不太明显,始终是以小提琴的轻柔旋律为主线。(教师:请大家注意这段中的小提琴演奏技巧,比如泛音和左手拨弦。 生:这些技巧让旋律更加丰富和细腻。)(教师:这种技巧不仅展示了小提琴的高超技艺,也更好地传达了乐曲的情感。大家有没有注意到那些泛音和拨弦的细微变化?) 第三部分 稍为缓慢的缓板,2/4拍子。小提琴装上弱音器,“极有表情地”奏出充满感伤情调的旋律,悲伤的情绪达到极点。这一旋律广为人知。(教师:这段使用了弱音器,大家听听看有什么不同? 生:声音变得更加柔和,更加忧伤。)(教师:弱音器的使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