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同步练习 第I卷(选择题) 1.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到:“在西安进行的这场军事政变时机抓得很好,执行的也十分利落……使中国最终站到了即将来临的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一边”,斯诺说的“政变”指的是( ) A、七七事变 B、九一八事变 C、西安事变 D、南昌起义 2.“九一八事变”后,不到半年,我国就丧失了一百多万平方千米河山 ,主要原因是( ) A.日军突然发动袭击 B.抗日义勇军力量弱小 C.东北军执行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 D.英美等国纵容日本侵华 3.在历史课本剧晚会上,《西安和平谈判》《重庆谈判》两个节目中。你会看哪一人物都曾出场 4.“晚上十点半,板垣征四郎下令按动了爆炸柳条湖铁轨的按钮,中日延续了十四年的第二次战争从此爆发。”材料所指的是 ( ) A.鸦片战争 B.七·七事变 C.甲午中日战争 D.九·一八事变 5.李宗仁将军曾说:”我们在内战中搅了二十多年,……黑白不明,是非不分,败虽不足耻胜亦不足武。现在真是天如人愿,让我们这些人这辈子有个抗日救国的机会。”李宗仁将军践行“救国机会”的最突出表现是( ) A.卢沟桥事变 B.九一八事变 C.百团大战 D.台儿庄战役 6.下列选项描述全国性抗日战争开始事件的是( ) A.歌曲《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B.诗句“宛平城外狼狗叫,卢沟桥上枪声急” C.诗句“鲜血凝固的那个时候,长江呜咽钟山悲泣……三十万冤魂在地狱中哭泣” D.电影《甲午风云》 7.抗日战争期间,日本军队在中国制造的一起大屠杀惨案,被中外舆论界称为人类“现代史上破天荒的残酷记录”“现代文明史上最黑暗的一页”,这起惨案发生在( ) A.沈阳 B.上海 C.南京 D.广州 8.下图是1936年12月13日《解放日报》的一篇新闻报道,从中可以获取的重要历史信息是( ) A.日本策动九一八事变,东北三省沦陷 B.日军突袭上海,发动一·二八事变 C.张、杨逼蒋抗日,西安事变爆发 D.全民族抗日战争正式开始 9.2015年9月3日,全国将放假一天。这个“假日”更多的是一种纪念,抗日战争的胜利,深刻地影响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体现在( ) ①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②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③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 ④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0.近代以来,台湾与大陆的关系经历了分离-统一-分离的过程,这一过程与下列哪些事件直接相关( ) (1)《马关条约》签订 (2)戊戌变法失败 (3)中国抗战胜利 (4)人民解放战争 A、(1)(2)(3) B、(2)(3)(4) C、(1)(3)(4) D、(1)(2)(4) 11.纵观中国近代一百多年来反抗外来侵略的历史,其结果最能体现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时间点是 A.1911年10月10日 B.1937年7月7日 C.1945年8月15日 D.1949年4月23日 12.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的会议是 A.中共一大 B.中共=大 C.八七会议 D.中共七大 13.蒋介石曾宣称:“我们的敌人不是倭寇而是土匪,东三省热河失掉了———我们应该要负责任……无论外面怎样批评诽谤,我们总是以先清内匪为惟一要务。”对此材料解读,不正确的是 A.蒋介石认为国民政府的主要敌人是盘踞在深山老林的土匪 B.蒋介石认为国民政府的主要敌人不是日本侵略者而是共产党 C.对于失掉东三省热河,蒋介石领导的国民政府愿意承担责任 D.蒋介石领导的国民政府以先清除共产党蕾武装力量为惟一要务 14.1936年底发生的,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的事件是( ) A.红军长征胜利结束 B.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C.“九一八事变”爆发 D.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15.1937年,日本侵略军攻陷国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