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必修三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思政课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框位于高中政治必修三《政治与法治》第一单元的第二课《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下属第一框,与必修一部分内容有呼应,在本单元中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本框题内容主要是依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讲述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初心和使命,以及执政理念,一共分为两目。第一目“党的性质和宗旨”,阐释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根本立场和根本宗旨,重点讲述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第二目“党的执政理念”,主要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本节课围绕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展开,让学生通过学习,从党的性质、根本立场和宗旨、党的执政理念等多方面了解党的先进性。本框既是对第一课所学的“历史和人民的选择”进一步的拓展与深化,又为下一框题《始终走在时代前列》进一步学习党的先进性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本框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情分析: 1.本课的内容是必修一学生了解过的,关于近代史的内容历史也有详细学习,所以本课的内容对学生来说理解难度不大。 2.本课素材来源于各种短视频素材和文字材料,学生对近代史的认识有接触和了解,只是需要对学生已有认识系统化、理论化。 3.本节课知识面内容以视频形式和文字材料展现,能把知识点化抽象为具体,并且激发学生的强烈认同感。 教学目标: 必备知识:党的性质、根本立场和根本宗旨;党的执政理念。 关键能力:通过对课本的梳理,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分析和理解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 核心素养: 1、政治认同:了解党的性质、宗旨、根本立场、执政理念,明确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让人民有更多的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再结合自身的感受,增强对党、国家和社会主义的认同感。坚定支持和拥护中国共产党执政的信念。 2、科学精神:懂得衡量一个政党的先进性,就是看它在性质、宗旨和指导思想等方面所具有的特质,看它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不同阶段所起的引领作用。 3、公共参与:通过学习,使学生升华对党的认识,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激发学生努力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培养学生立足实践,报效祖国的爱国情怀,并积极投入实践,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党为什么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教学难点:怎样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总结分析法、议题式教学法。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十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总书记都会提到谁? 【学生】人民 【教师】人民,一直都是新年贺词的主角。十年贺词,“人民”一词出现了80余次,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人民”一词超过100多次。这充分说明了什么? 【学生】党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上。 【教师】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必修三第二课第一框,一起来感受党的为民情怀。 【设计意图】从人们的生活实际出发,使学生深切感受到党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上,从而直接导入新课教学,有利于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1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板书课标题) 新课讲授: (总体思路) 议题一:为什么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党的性质、宗旨。 议题二:怎样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党的执政理念。 本节课设置了三个标题的内容:第一,以人民为中心根源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第二,以人民为中心体现了党百年奋斗的深厚情怀;第三,以人民为中心是奋进新征程的指路明灯,来解决两个重要议题。 议题一: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学生活动】党的知识知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