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940771

第15课《白描人物摹神韵》 课件(共27张PPT内嵌视频)岭南美版(2024) 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

日期:2025-04-10 科目:美术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0次 大小:3371087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七年级,美术,初中,2024,南美,内嵌
  • cover
(课件网) 线条是中国画的基本元素,不仅可以勾勒轮廓,丰富画面层次,还可以表现画家的情怀。 导入 白描人物摹神韵 第 15 课 感知以线造型、以形写神、形神兼备的中国画的美学价值 导入 白描人物画不着色彩,仅以简练的线条勾勒形象,用粗细长短、方圆曲直的线条,表现画面的虚实疏密、顿挫刚柔,看似单一却意味深长。 导入 欣赏与探索 活动一 欣赏《送子天王图》 描绘了送子之神及其所乘瑞兽与天王及侍从天女等。该作品采用了“兰叶描”的技法,线条流畅,富有动感和生命力。 画面布局上,将人物分组安排,使块面产生大小、松紧变化,而组与组之间又相互关联、照应。画面线条极富特色、线条的轻重节奏与粗细变化,使线条具有动感与生命力。此外,作品不着颜色,以“墨踪为主”,改变了传统重彩画法,为白描画、水墨画的出现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送子天王图》(宋摹)(中国画) 〔唐〕吴道子 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 欣赏与探索 活动一 欣赏《送子天王图》 这幅画是吴道子所创“兰叶描”的充分体现,线条粗细顿挫,随心流转,无论是表现人物的衣纹、鬼神的狰狞,还是描绘闪烁的火光,都表现得生动贴切,入木三分。 《送子天王图》(宋摹)(中国画局部) 〔唐〕吴道子 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 兰叶描 是从丰富的衣纹的曲折向背为体现的一种描法,有其独立性。特点是压力不均匀,运笔中时提时顿,产生忽粗忽细,形如兰叶的线条。 欣赏与探索 活动一 欣赏《八十七神仙卷》 唐代名画《八十七神仙卷》,是我国古代著名的白描人物长卷,是一代画圣吴道子的冠世巨作,也是吴道子仅存的一部白描绢本。因场面之宏大,人物比例结构之精确,神情之华妙,构图之宏伟壮丽,线条之圆润劲健,而被历代画家艺术家奉为圭臬。《八十七神仙卷》是中国美术史上极为罕见的经典之作,更是代表了中国古代白描绘画的最高水平,其艺术魅力堪与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比肩,著名画家徐悲鸿认为此卷 “足可颉颃欧洲最高贵名作”,这一作品历千年之久依然光彩照人、价值连城,现为徐悲鸿纪念馆的镇馆之宝。 《八十七神仙卷》(中国画) 〔唐〕吴道子 徐悲鸿纪念馆 欣赏与探索 活动一 欣赏《八十七神仙卷》 作者运用流畅的线条,描绘稠密而重叠的衣褶,所有人物神情各异,神采飞动。构图整齐而不呆板,人物的安排也参差有致,组织地繁复而不显杂乱。画面强调照应,又适当注意变化,使人物动态一致、倾向一致,服饰大致相似的人群,通过微小的转侧和顾盼,得到相互之间的呼应。画中线条严谨、简练、流畅,有的线长达几米。面部表情能用各种不同的线来表现,眉眼特别有神,皱眉肌的变化,以及眼与其他各部的关系处理得准确巧妙,从而使同样严肃的面孔上显示出各种不同的个性。总之,这幅图气魄宏伟、人物生动,充分体现了我国传统白描技法的高度水平,代表了我国唐代人物画白描技法的杰出成就。 《八十七神仙卷》(中国画局部)〔唐〕吴道子 徐悲鸿纪念馆 欣赏与探索 活动一 欣赏对比《送子天王图》与《八十七神仙卷》,说一说它们的形式风格有何不同? 《送子天王图》的艺术风格 更注重画面的整体布局和人物形象的刻画。 《八十七神仙卷》〔唐〕吴道子 《送子天王图》〔唐〕吴道子 两者在形式风格上的不同,反映了中国古代绘画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八十七神仙卷》的艺术风格 强调线条的表现和人物形象的独立性。 VS 欣赏与探索 知识卡 白描:国画中的一种技法,即用墨线勾勒物象,突出其神韵。 白描是学习中国画的基础,通过画白描不但可以练习造型、收集素材,还可以帮助我们认识、研究对象。白描特点不写,只突出主题。 欣赏与探索 活动二 观察贺友直在《山乡巨变》连环画作品中的白描表现人物线条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