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东汉末年,外戚、宦官轮流执政,他们的腐朽统治导致了天下大乱。魏、蜀、吴三国鼎立,实现了局部统一。西晋在此基础上统一全国,但统一局面仅维持了30多年。此后又形成东晋南朝与十六国北朝对峙的局面。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多个政权并立,政局纷乱复杂。但正是在这一时期,各族之间加强了交往、交流与交融,区域的开发,尤其是江南地区经济的发展,科技文化的显著进步,都为统一局面的重新出现奠定了基础。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导入新课 被评价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的曹操,他做过哪些影响历史进程的大事?这个评价客观吗?他与三国鼎立局面形成有什么关系? 第16课 三国鼎立 学习目标 一、能够通过地图、材料了解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的时间、经过、结果。(时空观念) 三、能够从感受年老的曹操仍然有远大志向、诸葛亮的忠诚与奉献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唯物史观、历史解释) 二、能够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三国鼎立及经济发展的历史意义(唯物史观、历史解释) 一、官渡之战 问题1:诗中所描绘的是怎样的景象?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 《蒿里行》 曹操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描绘了东汉末年经济凋敝、人口减少和百姓生活困苦的社会现实。 东汉末年州牧割据、战乱不断。 景象: 原因: 一、官渡之战 问题2:观察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形势图,当时北方最强大的军阀是哪两个? 曹操 袁绍 曹操占据河南一带 袁绍占据冀青幽并四州,兵精粮足。 一、官渡之战 问题3:阅读教材92页,概括曹操崛起的原因。 东汉末期,天下分崩离析,军阀割据混战。曹操把汉献帝从都城洛阳接到许,“挟天子以令诸侯”,取得了政治主动权;招揽各种人才;收编投降的青州黄巾军精锐,壮大了队伍:实行屯田,组织军队和流亡的民众从事农业生产,解决了大批流民的生计和军粮问题。他成为北方一个强大的政治军事集团首领。 原因: ①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获得政治上主动权 ②用人上:招揽各种人才 ③军事上:收编黄巾军精锐,壮大了队伍 ④经济上:实行屯田,解决流民生计,充实了军粮。 一、官渡之战 问题4:梳理官渡之战的基本信息 战役 官渡之战 时间 地点 作战 双方 战术 结果 影响 袁军进攻路线 曹军进攻路线 袁军败退路线 布防线 重要地点 曹操佯攻延津。 袁军渡过黄河,包围白马。 曹操前往白马解围。 袁绍势力强大,曹操退至官渡。 袁绍南下与曹操在官渡相持。 曹操伪装袁军到乌巢,烧毁粮草。 袁军7万人全军覆没,袁绍逃回。 曹军偷袭路线 官渡之战示意图 公元200年 官渡 曹操和袁绍 曹操采取声东击西、避实击虚、打击敌人要害的战术 曹操以少胜多 为曹操统一北方打下基础 二、赤壁之战 《龟虽寿》(节选) 汉末 曹操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207年,基本上统一了北方后,曹操已经53岁,有感而作。曹操的壮心是什么呢? 208年,曹操率20余万军队,号称百万,挥师南下,准备一举统一全国。 统一全国 二、赤壁之战 刘备 曹操 孙权 当时南方有两大势力,分别是投奔荆州的刘备和盘踞江东的孙权。 二、赤壁之战 刘备身边有猛将关羽、张飞,但缺少辅佐的谋士。他听说隐居的诸葛亮是旷世英才,便三次亲自登门求见,恳请其出山相助。这就是“三顾茅庐”的由来。 相关史事 《三顾茅庐图》(局部) 二、赤壁之战 材料研读 诸葛亮曾对孙权说: 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又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非心服也。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与豫州(刘备)协规同力,破操军必矣。操军破,必北还,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成败之机,在于今日。 ———《三国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