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194216

第一课 原始先民的家园 教学设计 (5)

日期:2024-06-26 科目:历史与社会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42次 大小:1242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一课,原始,先民,家园,教学设计
  • cover
1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能力:了解人类产生的基本条件和生活状况,理解自然条件对人类早期的培育作用。 ②过程与方法:在观察、分析图文资料中,理解从古猿到人的演变过程中劳动的重要作用;通过中外同时期资料的对比知道中国是人类发源地之一。 ③情感与态度:认识到人类是不断从低级向高级阶段发展的, 形成历史唯物主义思想观 2学情分析 初一的历史与社会以地理知识为主,本节课是学生第一节所接触的历史课,相对来说兴趣浓厚,充满了探索和求知的欲望,加上我所执教的一(1)班男生较多,上课发言比较积极。 3重点难点 重点:北京人与山顶洞人的生产与生活的比较。 难点:认识自然环境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导入新课 提问:我们从哪里来?导入新课,引出人类的祖先猿类 活动2【讲授】新课教学 一.人类怎样认识自己的起源: 教师提问:你知道哪些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传说? 学生回答:西方:上帝造人说(不科学)中国:女娲抟土造人(神话) 转承:神话传说不是真实的,那么你知道目前比较科学的人类起源说是什么吗? 学生回答:达尔文的进化轮(科学) 教师提问:人类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认识自己的起源? 学生回答:上网查资料、查阅文献资料、询问年长者…… 追问:同学们刚才说的这些途径所获得的资料都是第二手资料,可信度不同,那么比较直接、有利的资料可以通过什么方式获得呢? 学生回答:考古现场发掘 转承:是的,古代遗址的发掘是一种重要的途径,今天我们这节课就以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遗址为例,探寻原始先民的足迹。 设计意图:以学生比较喜欢的话题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面的教学做一铺垫。 激发学生的兴趣,回忆已学知识,活学活用。 出示课题 出示《世界上远古人类遗址图》指导学生看图,让学生思考古人类发源地的位置、气候。 学生回答:分布在欧洲、亚洲、非洲,温暖、湿润、植物茂盛的中低纬地区 教师陈述:大概在1000万年前的非洲出现腊玛古猿(出示图片),再出示图片:从古猿到人类的进化图,从南方古猿到知人,他们的脑容量越来越大,和现代人也越来越接近。世界上最早的人类出现在 非洲,距今二三百万年。 设计意图:通过读《中国远古人类遗址图》,得知中国是世界人类的起源地之一,是世界上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增加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出示《中国古人类遗址分布图》让学生找到周口店所在地。 陈述:今天我们将学习周口店的原始人类他们的生活生产。 二.北京人的生产生活 《北京周口店遗址博物馆》 第一展厅:北京人的发现 出示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图、龙骨山遗址图,北京人头像复原图 提问:看图说一说北京人的面部特征与现代人相比有哪些不同?(提示:从前额、眉脊骨、颧骨、嘴巴、下颌几处比较) 学生回答:前额低平、眉脊骨粗壮、颧骨高突、嘴巴前伸、没有明显的下颌 出示《北京人考古档案一》,学生填写 时间:距今约70万———20万 地点:北京龙骨山的洞穴中 外貌特征:脸部保留猿的特征 提问:北京人长得像猿,可我们为什么说他已经是人呢?人与动物之间的本质区别是什么呢? 第二展厅:北京人的工具 出示:打制石器、制作木棒图片 提问:1.这些工具与现代的工具相比,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简单、粗糙、原始 2.这些工具是怎样制作出来的? 学生回答:通过敲打、摔击 出示《北京人制造工具想像图》 小知识卡片:如以制造和使用打制石器为人类诞生的标志,人类已有二三百年的历史了。使用打制石器的时代,称为旧石器时代。 学生填写《北京人考古档案二》 生产工具:打制石器 生活时代:旧石器时代 过渡提问:北京人使用这些简单粗糙的工具如何进行生产生活呢? 第三展厅:北京人的生产生活 出示《烧过的兽骨图》及文字资料、《北京人生活复原图》 提问:1.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