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942355

第12课 阿拉伯帝国 课件(32张PPT)

日期:2025-02-11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3次 大小:2322175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12课,阿拉伯,帝国,课件,32张,PPT
  • cover
(课件网) 新课导入 下列的这些饭馆你们都去品尝过吗?知道这些馆子和什么有关吗? 第12课 阿拉伯帝国 封建时代的亚洲 第三单元 学习目标 1.简述伊斯兰教产生的背景,用主要史实讲述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培养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 2.认识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中的作用,培养唯物史观和时空观念核心素养。 3.认识阿拉伯帝国在文化上的突出成就,感受辉煌灿烂的阿拉伯文化及对世界文化所作的独特贡献,培养家国情怀核心素养。 1.背景:阿拉伯的地理位置及自然环境 一、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 1.地理位置:三洲五海之地,地处交通要塞,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2.自然环境:阿拉伯半岛常年受副高压带及信风带控制,非常干燥,几乎整个半岛都是热带沙漠气候区并有面积较大的无流区。 3.人文环境:半岛上农产品很少,人民主要以游牧业、经商为主。 (1)生活条件恶劣;多神崇拜,不利于统一;商路不畅,商业衰落;阿拉伯人民渴望统一 1.背景: 一、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 材料一:我们以劫掠为职业,劫掠我们的敌人和邻居,倘若无人供我们劫掠,我们就劫掠自己的兄弟。 ———阿拉伯古诗 材料二:半岛内部,阿拉伯人生活在部落和氏族的社会框架下,他们过着逐水草而居、各自为政的游牧生活,没有统一领导和固定的经济来源。社会财产分配不均,贫富差距悬殊,农牧业生产严重受损。 ———陈万里《阿拉伯民族意识的形成和觉醒》 材料三:早期阿拉伯人信仰多神教,每个氏族部落都有其崇拜的自然物和偶像,犹太教和基督教传入半岛以后…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历史》 三洲五海之地 地理位置: 热带沙漠气候 绝大部分地区是沙漠和草地 自然环境 经商为生 商路受阻 炎热干旱 生存环境 非常恶劣 各部落之间争夺水源和牧场,相互仇杀,社会矛盾十分激烈。 人们渴望统一 游牧生活 多神崇拜 阻碍 1.背景: 一、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 ? 穆罕默德自称是真主安拉派到人间来拯救世人的使者,宣扬顺从安拉的人死后可以进入天堂,这就是伊斯兰教。 610年“高贵之夜”希拉山洞修行得到安拉感召 穆罕默德受到天使吉卜利勒启示   曾亲眼目睹阿拉伯人痛苦穆罕默德决定尝试利用宗教将分散的阿拉伯结合在一起——— 2.建立: 一、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 穆罕默德得到启示后写成《古兰经》 2.建立: 一、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 项目 伊斯兰教 创始人 穆罕默德 地点 阿拉伯半岛(麦加) 时间 7世纪初 经典著作 《古兰经》 教义 信仰宇宙间唯一的真主———安拉 教徒 穆斯林(信仰安拉,服从先知的顺从者) 含义 伊斯兰意为和平、顺从 穆罕默德 《古兰经》 材料一:“宇宙间唯一的神是真主安拉。人的一切也都是安拉赐予的,只有生前服从安拉,死后才能进入天堂。”号召人们“圣战” 材料二:“每个穆斯林是另一个穆斯林的兄弟(姊妹),所有穆斯林都是一族。” 材料三:“真主命令人们把斋,以便让富人穷人平等”;信仰知识等等。 统一思想 作用:有助于统一思想,团结人民共同建立一个统一的、安定的国家,这些思想促进半岛统一。 团结 平等 重视知识 阅读材料,概括伊斯兰教的思想,从中总结出其作用和目的。 3.作用和目的 一、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 目的:为了实现人们对和平统一的追求。 4.伊斯兰教: 一、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 开斋节 宰牲节 圣纪节 在新疆,穆斯林称这一节日为“肉孜节”。在伊斯兰教历10月1日。此前,9月全月封斋,最后一天寻看新月,见月的次日即举开斋,是为开斋节。在这期间只有日落之后,才能饮茶进餐。 又称古尔邦节,时在伊斯兰教教历12月10日,即朝觐者在麦加活动的最后一天。穆斯林每逢这一节日,也是沐浴盛装,到各清真寺举行会礼,互相拜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