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2022新课标下的教学设计·七年级上册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 科目 历史 年级 七年级 课型 新授 授课人 课题 第1课 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 课时 1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第一单元《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的第一课,在教材位置上为第2课原始农业、第3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作良好铺垫。我国有百万年的人类史,北京人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之一。北京人遗址的考古发掘揭示了远古人类的生产、生活概况,以及他们在演化过程中的特点。我国是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化石和旧石器时代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通过化石等大量史料,了解原始社会早期人类的生产生活情况,有助于渗透中华民族的形成发展是呈现多元一体特征的理论。 二、学情分析 从七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来看,这一年龄阶段的学生在认知上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有强烈的好奇心,学习积极主动,但是缺乏专注。本课内容距离学生生活年代久远,且知识具有繁、细等特点,因此需要教师善用大量的材料,尽可能地直观教学,同时将本课内容形成体系传授学生、启发学生,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调动学习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目标 课标要求: 通过了解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等旧石器时代的人类及其文化遗存,知道中国境内原始社会时期的人类活动。 学习目标: 1.阅读历史地图,知道元谋人、郧县人、蓝田人、北京人等旧石器时代人类及其文化遗存。(时空观念、史料实证) 2.通过探究化石等史料,知道北京人的特征和生产生活状况,了解北京人发现的意义。比较了解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的生产生活状况。(唯物史观、历史解释) 3.认识到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树立证据意识;认识到中国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激发我们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培养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唯物史观、家国情怀) 四、教学重点 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等旧石器时代人类遗存及其人类活动。 五、教学难点 通过探寻百万年人类起源培养文化自信和家国情怀。 六、教学方法 讲授法、问答法、情境创设法、多媒体教学法。 七、学习方法 合作探究、自主学习、史料研读、材料分析、情境体验。 八、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 新课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古人类吗?你们都能说出哪些古人类呢?想一想:是谁发现的古人类?怎么发现的?你们好奇古人类是怎么生产生活的吗?走近第一课,我们一同来追寻远古时期人类活动吧! 回忆有关古人类的相关信息。 联系同学脑海中已有的知识内容,激发学习兴趣。 (二) 新课讲授 壹·我国境内的远古人类 1.关于人类的产生 出示亚当夏娃、女娲造人、达尔文《进化论》一系列图片,指出“人来自哪里?”是一个关于人类自身的终极问题,引导同学结合课本P4页思考:人类是怎么来的? 出示课本P4页相关史事和人类进化示意图,引导同学简要概括人类进化过程中经历的几个阶段。 结合课本内容回答人类由古猿演化而来,是生物进化的结果。 【回答】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现代人)。 多数学生在先前就知道人类是由古猿进化而来,通过自主学习的方法找到人类进化历经的几个阶段,加强记忆,为接下来的学习作铺垫。 人类产生的证据———化石【提问】出示两则关于“化石”的文字材料和图片,引导同学思考我们是通过什么途径去探究古人类的? 【回答】过考古的方式挖掘古人类遗留的化石。 引导学生通过文字材料知道考古发现是研究历史的第一手资料、化石是研究远古人类历史的重要证据。 3.我国境内早期人类遗址分布特点 出示中国境内主要古人类遗址分布图,提出探究问题:观察左图,你能看出中国境内生活的早期人类在地域分布上有什么特点?(课件上附有“小贴士:如何识读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