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947285

1.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种政治力量 教学课件(共32张PPT)高中思想政治统编版必修3 政治与法治

日期:2025-02-03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0次 大小:9950143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政治,必修,统编,思想政治,高中,32张
  • cover
(课件网)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种政治力量 从四角龙旗到五星红旗 议题一 危 局 ———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 1840年,鸦片战争打开了清王朝的大门 …… 1856年10月,商船“亚罗号”被广东水师以参与海盗活动为由扣押(船上均为中国人)。英国驻广州领事巴夏礼借此机会挑起事端,以该船曾在香港注册且悬挂英国国旗为由,向中方抗议,要求释放船员、查办水师,因“水师扯下英国国旗、侮辱国旗”要求中方赔礼道歉。“亚罗号事件”成为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导火索。 1862年,大清朝又吃了一次没有国旗的亏 清军在湖北长江水域发生了一起中英水兵斗殴事件。在交涉过程中,占尽便宜的英国人硬说船只没有挂国旗,不知道那是中国兵船,拒不负责。 1868年,清政府派了一个代表团出访西方各国,在访问过程中,每个国家都有国旗而唯独大清没有,升旗时官员们都觉得很尴尬。1888年,李鸿章在同西方列强谈判、签约、通商、互派外交人员等外交活动中,看到西方诸国庄严悬挂国旗,而中国却无旗可挂,深感有失“天朝威仪”。 几经波折后, 清朝第一面国旗———黄龙旗"诞生 思 考 1.清朝为什么会因为“无旗可挂”而受尽屈辱? 2.“黄龙旗”诞生的历史反映出近代中国什么 样的特点? 3.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是什么? 半封建 半殖民地 (一)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 1.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社会形态/社会性质) 形式上是独立自主的国家,实际上在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等方面都受到外国殖民主义的控制和奴役 形式上仍是封建统治和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实际上社会已逐渐近代化,资本主义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不断发展。 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认识和解决近代中国一切社会问题的基本依据 近代中国有哪些社会矛盾?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封建统治阶级内部各集团、派系之间的矛盾 地主阶级和农民 阶级的矛盾 …… 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 各帝国主义国家争夺对中国控制权的矛盾 资产阶级和地主 阶级的矛盾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了 近代中国有多重矛盾相互交织 (一)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 2.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民族矛盾) (阶级矛盾) 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在某一社会历史阶段,对社会发展起着主导和决定作用的矛盾。 社会基本矛盾 ≠ 社会主要矛盾 这样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的历史任务是什么? (一)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 3.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 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基本国情 主要矛盾 决 定 决 定 历史 任务 内忧:半封建 阶级矛盾 前一个任务为后一个任务扫除障碍,创造要的前提, 后一个任务是前一个任务的最终目的和必然要求。 外患:半殖民地 民族矛盾 最终目标 议题二 困 局 ———各种政治力量解决中国的方案 武昌义旗一举,各省云起响应,一场全国规模的反清革命运动迅速兴起。铁血十八星旗是武昌起义胜利的标志,红色象征铁血精神,十八颗星为汉地十八省。 1912年1月10日,清王朝被推翻,黄龙旗也“寿终正寝”,结束了它的使命,取而代之的是“五族共和旗” 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正式宣布恢复帝制,自称“中华帝国皇帝”,使用“中华帝国”国旗。袁的倒行逆施, 激起全国人民的愤怒与反对。在众叛亲离的情况下,袁世凯被迫于1916年3月22日取消帝制,恢复中华民国。 方案一 面对内忧外患,苦难深重的中国出路何在? 有两种政治力量给出了不同的方案 试分析这两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