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1课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 【教学目标】 活动12:阅读课标内容,浏览教材,分析、提炼本课学习目标和学习重点。 1.9 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 了解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认识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的意义;认识红军长征的意义。 目标: 1.利用教材叙述和有关史料,了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史实及其前期在国家建设上的成就与局限,培养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能力。 2.利用教材叙述和有关史料,理解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了解革命新道路开辟和红军长征的基本过程,认识其意义。在史实掌握和意义评析的过程中培育学生坚守信念和实事求是的品质。 【教学重点】 “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开辟与实践。 【教学方法】 情境问题教学、任务驱动教学、小组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 建议1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1927年春,大革命失败前夕。毛泽东同志伫立于武昌长江之滨,心潮起伏,吟成《菩萨蛮·黄鹤楼》,抒发了对革命前途深深的忧虑,同时也表现了作者澎湃的革命激情和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坚定信念。 《菩萨蛮·黄鹤楼》 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 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 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 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 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建立一党专制。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从血泊中站了起来,开始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征程。 一、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 据教材梳理南京国民政府前期统治的主要史实。 1.“宁汉合流”与中国国民党专制统治建立 (1)“宁汉合流” (2)五院政府 用教材引言中的图片和文字进行说明。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国民党于1928年通过《训政纲领》,确定国民政府实行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五种治权。稍后,国民政府颁布《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组织法》,规定国民政府“总揽中华民国之治权”,由行政院、 立法院、司法院、考试院、监察院五院组成,实质仍是国民党专制统治。 2.继续北伐与形式上基本统一中国 (1)南京国民政府北伐 (2)东北易帜,国民政府形式上基本统一中国 活动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国民政府为什么只是形式上基本统一全国? 材料1:1930年5至11月,国民党蒋介石集团与阎锡山、冯玉祥、李宗仁集团在河南、山东、安徽等省发生了一场新军阀混战。由于这次战争主要在中原地区进行,史称“中原大战”。双方参战兵力超过百万,最终以蒋介石集团的胜利而结束。中原大战是中华民国建立后规模最大、耗时最长的军阀混战。 参考解释: 新军阀混战; 列强仍侵占中国大片领土; 工农武装割据; …… 3.民族工业的发展 活动3:南京国民政府前期民族工业为什么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 (1)条件: 国民政府基本统一中国,采取了一系列发展经济的措施; 民族资产阶级兴办实业热情提高; 中国人民反帝爱国运动,抵制洋货,提倡国货。 (2)情况:除纺织、面粉行业外,化学、橡胶、搪瓷等也有一定程度发展。 突出化学、橡胶和搪瓷行业。也可以点出民族工业发展对抗战的影响。 4.官僚资本迅速发展 官僚资本凭借国家权力,迅速聚敛起巨额财富,攫取大量经济建设成果。 二、工农武装割据开辟革命新道路 活动4:何为“工农武装割据”?工农武装割据是怎样展开的? “工农武装割据”:是毛泽东同志在总结井冈山革命根据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关于中国革命新道路的理论和实践。具体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土地革命为中心内容,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战略阵地的三者密切结合,农村包围城市,夺取全国胜利的革命道路。这一理论和实践指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据地图和教材内容梳理“工农武装割据”道路开辟的过程。 1.南昌起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