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2022新课标下的教学设计·八年级上册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八单元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科目 历史 年级 八年级 课型 新授 授课人 课题 第26课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课时 1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第八单元《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的第2课,共分为“教育、新闻出版业的发展”、“文学艺术的成就”两个子目,先是介绍近代教育、新式报刊和新闻出版机构的发展情况,后是讲述了文学、美术、音乐、电影、绘画等方面的成就。一方面,先前的教育体制和人才培养制度越来越不适合社会进步、历史发展的需要,1905年科举制废除推动了近代教育的发展;另一方面,一定的文化是一定时代的反映,近代以来新闻业发展以及文学艺术方面的诸多成就也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推动了社会进步、历史发展。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八年级学生。经过一年多的历史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和学习历史的方法,本课内容也较为简单,易于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小组交流、合作探究等学习方法完成大部分内容。其中,教师要注重帮助学生分类分时期分层次学习,培养学生的历史逻辑和历史解释能力。运用大量图文史料,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三、教学目标 2022年新课标:通过了解开办京师大学堂、废除科举制度等近代新式教育发展的主要史事及民国以来社会生活的变化,知道中国走向现代化的曲折过程。 基于2022年新课标设置本课教学目标如下: 1.结合课本及材料,了解近代新式教育的变革、新闻出版事业的发展、近代文学艺术成就等基本史实,提高学生分析和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唯物史观、时空观念) 2.结合课本及材料,以京师大学堂等新式学堂的开办和科举制度的废除为例,认识近代新式教育的发展,以《申报》《商务印书馆》等为例,了解近代新闻出版事业的发展。(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3.结合材料,正确认识近代教育文化事业发展的因素,明确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使学生认识到文字是革命斗争的有力武器,大众传媒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一定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四、教学重点 近代新式教育、出版事业的发展以及近代文学艺术成就等基本史实。 五、教学难点 通过了解教育文化事业发展的相关史实,知道中国走向现代化的曲折过程。 六、教学方法 讲授法、问答法、多媒体教学法。 七、学习方法 讨论法、小组交流、合作探究、自主学习、材料分析、比较学习。 八、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 新课导入 教育、新闻出版乃至文学艺术,越来越深刻地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国近代新式教育制度是在废除科举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同学们对此了解有多少呢?譬如近代以来有哪些主要的新闻出版机构?五四前后中国现代文艺创作取得了哪些成就?今天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走进第26课,学习《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思考问题并踊跃发言。 学生日常生活中也能感受到文学艺术等方面对于社会的影响。教师导入语言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 新课讲授 壹·教育、新闻出版业的发展 近代教育的发展 【提问】(出示京师同文馆、福州马尾船政学堂、北洋大学堂、京师大学堂旧址和表格)你认识这些图片上面的学堂吗?结合课本内容,按历史时期梳理近代教育的发展,将表格填写完整。 【提问】观察表格,想一想:教育近代化开端的标志是什么? 【引导】引导学生小组交流回顾科举制度的发展演变史并发言。 【提问】(出示科举制度的发展时间轴)同学们回答得很好。那近代以来科举制发生变化了吗?结合课本内容回答。 【引导】(出示文字材料和明朝、1906年的课程表)请学生阅读材料,合作探究:比较新式教育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