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948526

第1 单元 第1 章 生物学——研究生命的科学综合测试卷(含答案)苏科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

日期:2025-10-04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25次 大小:80976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生物学,试卷,七年级,苏科版,答案,综合
  • cover
第1单元 第1章综合测试卷 时间:90 分钟 满分:100 分 题 号 一 二 三 总 分 得 分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 下列古诗词中不含生物的是 ( ) A. 牧童骑黄牛 B. 处处闻啼鸟 C. 长河落日圆 D. 竹外桃花三两枝 2. 下列与生物技术无关的是 ( ) A. 试管婴儿 B. 水结成冰 C. 杂交水稻 D. 克隆羊 3. 探究性实验在制订计划时,最根本的依据是 ( ) A. 实验现象 B. 提出问题 C. 作出假设 D. 实验条件 4. 下列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 A. 水滴石穿 B. 月季开花 C. 潮涨潮落 D. 机器人跳舞 5. 下列关于仿生例子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 蝙蝠———雷达 B. 青蛙———蛙泳 C. 乌龟背甲———薄壳建筑 D. 长颈鹿———抗荷服” 6. 现利用显微镜观察蠕虫的爬行,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蠕虫顺时针旋转,则实际上蠕虫的旋转方向为 ( ) A. 逆时针 B. 顺时针 C. 在左侧是逆时针,在右侧是顺时针 D. 在左侧是顺时针,在右侧是逆时针 7. 在进行科学探究时,如果经过多次设计实验方案并反复实验得出的结论都不支持假设,这时应该 ( ) A. 重新提出问题 B. 重新作出假设 C. 修改实验结果 D. 重新撰写探究报告 8. 下列关于显微镜使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物像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 B. 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越多 C. 视野中看到的是“96”,实际上装片上也是“96” D. 对光时选用高倍镜 9. 科研人员为了研究新疆天山上雪豹的数量、分布及生活环境,布设了25 台红外相机捕捉雪豹的图象和视频,这种研究方法属于 ( ) A. 观察 B. 调查 C. 实验 D. 测量 10. 在显微镜视野直径范围内看到一行相连的8个细胞(已做数字标记),此时目镜为10×、物镜为10×。若目镜不变,更换物镜为20×,则在视野中可以看到的细胞是 ( ) A.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 C.④⑤⑥⑦ D.⑤⑥⑦⑧ 11. 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鼠妇喜欢在什么样的环境下生活”时,一同学提出“鼠妇可能喜欢阴暗潮湿的地方”,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 A. 提出问题 B. 制订计划 C. 作出假设 D. 得出结论 12. (泰州中考)下列不属于生物基本特征的是 ( ) A. 能繁殖后代 B. 能生长发育 C. 能适应环境 D. 能随意运动 13. 下列关于科学探究一般方法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 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开始 B. 假设是对问题的一种可能解释,未必与事实相符 C. 假设与实验结果不一定是一致的,所以我们可以进行任意的假设 D. 重复多次实验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14. 一株小苗能够长成参天大树,开花结果,产生种子。这说明生物具有的特征是 ( ) A. 生长和繁殖 B. 进行呼吸 C. 遗传和变异 D. 生物体由细胞构成 15. 随着科技的发展,生物技术对我们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下列关于生物技术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利用生物技术可以生产转基因食品,满足人们生活的需求 B. 利用生物技术实现了人干扰素的商品代生产 C. 在亲子鉴定和刑侦破案等方面,生物技术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D. 人们还不能利用生物技术开发生物能源 16. 如图为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口腔上皮细胞的图像,仔细观察并分析:从像A 变成像B 是作了怎样的处理 ( ) ①低倍镜换成了高倍镜 ②玻片向右下方移动了 ③玻片向左上方移动了 ④高倍镜换成了低倍镜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7. 关于生物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蜻蜓点水”体现的是生物能排出废物 B.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体现的是生物能生长 C.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体现的是生物有变异的特性 D.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的是生物能进行呼吸 18. 如图是巴斯德鹅颈瓶实验示意图,A、B两个瓶内分别装有等量的同种肉汤,A瓶煮沸,B瓶不作任何处理。一段时间后,一瓶保持新鲜,另外一瓶变质发臭。随后,将保鲜那瓶的瓶颈打断并静置,一段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