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染色体数目变异 第5章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人教版高中生物 必修2 问题探讨 作为野生植物的后代,许多栽培植物的染色体数目却与它们的祖先大不相同 野生祖先种马铃薯 (多种颜色) 栽培品种马铃薯 (一般都为黄色) 野生祖先种 栽培品种(马铃薯) 野生祖先种香蕉 (有籽) 栽培品种香蕉 (无籽) 野生祖先种 栽培品种(香蕉) 问题探讨 生物种类 体细胞染色体数/条 体细胞非同源染色体/套 配子染色体数/条 马铃薯 野生祖先种 24 2 栽培品种 48 4 香蕉 野生祖先种 22 2 栽培品种 33 3 12 24 11 异常 1. 根据前面所学减数分裂的知识,试着完成该表格。 2. 为什么平时吃的香蕉是没有种子的?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能够使生物体亲子代间的染色体数目保持稳定,然而马铃薯和香蕉的染色体数目为什么与它们的野生祖先有这么大差别呢? 目标一 染色体数目变异的类型、染色 体组、二倍体和多倍体的概念 染色体结构变异 染色体数目变异 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 以染色体组成倍地增加或减少 1.1 染色体变异的概念及类型 生物体的体细胞或生殖细胞内染色体数目或结构的变化。 正常果蝇 (2n=8) 增加一条 减少一条 增加一套 减少一套 概 念 类 型 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又相互协调, 共同控制生物的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的一组染色体。 1.2 染色体组 染色体组 2N=24: 2表示: N表示: 有2个染色体组 每组有n条非同源染色体 染色体组的特点: 一组非同源染色体 染色体的形态、大小、功能各不相同 含该物种全套遗传信息 不含等位基因 1.根据染色体的形态判断染色体组的数量,并完成表格。 项目 染色体组数 每个染色体组内染色体数 3 3 2 3 1 4 4 2 2 2 活动1 细胞中染色体组数的判断 2. 根据基因型判断染色体组数。 染色体组数: 4 2 3 1 二倍体? 由受精卵发育而来,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 1.3 二倍体与多倍体 由受精卵发育而来,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 四倍体 三倍体 二倍体 二倍体 多倍体 多倍体 普通小麦 六倍体 菊花 六倍体 葡萄 三/四倍体 茎秆粗壮,叶片、果实和种子都比较大,糖类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含量都有所增加,但发育迟缓,结实率低。 四倍体番茄 1.4 多倍体的特点 例:四倍体葡萄的果实比二倍体的大得多;四倍体番茄的维生素C含量比二倍体的几乎增加了一倍。 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的比较 项目 单倍体 二倍体 多倍体 概念 发育起点 染色体组的数目 性状表现 由配子发育而来,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与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相同的个体 由受精卵发育而来,体细胞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的个体 由受精卵发育而来,体细胞中含有3个或3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 未受精的配子 受精卵 受精卵 不确定(是正常体细胞染色体组数目的一半) 2个 3个或3个以上 植株矮小,且高度不育(除雄蜂外) 茎秆粗壮,叶片、果实、种子较大,营养丰富,但发育迟缓,结实率低 正常(作为单倍体、多倍体的参照物) 1.下列有关染色体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X、Y染色体形态不同,可以存在于同一染色体组中 B.二倍体生物的配子中含有的染色体构成一个染色体组 C.构成一个染色体组的染色体在形态、功能上各不相同 D.果蝇在减数分裂Ⅰ后期移向细胞同一极的染色体构成一个染色体组 √ > < 目标一 人工诱导多倍体、单倍体及其应用 方法 处理对象 原理 应用 用秋水仙素诱发或用低温处理 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的两极,从而使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 含糖量高的甜菜和三倍体无子西瓜的培育 2.1 人工诱导多倍体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找出人工诱导多倍体的方法、处理对象、原理及应用,完成下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