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课前回顾 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一、 九一八事变(时间:_____) 1、影响:九一八事变成为_____的起点,揭开了_____的序幕。 2、结果: _____沦陷;1932年,扶植清朝末代皇帝_____,在长春建立伪满洲国。 3、抗争:部分东北军爱国官兵组织抗日义勇军;中国共产党派_____等人在东北开展抗日游击战争;1936年,中国共产党开始领导_____,与日军战斗。 二、 华北危机与一二· 九运动 1、华北危机: 1935年,日本策动所谓“_____”。国民党政府对日采取_____的妥协政策,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 2、一二·九运动:1935年12月9日 意义:这场爱国救亡运动,揭露了日本侵略者企图吞并华北的阴谋,打击了国民党政府对日妥协的政策,促进了_____新高潮的到来。 三、西安事变 1、经过:_____(时间),_____、_____在西安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并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2、中国共产党的主张:从_____出发,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意义: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_____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_____。 1937年日本轰炸上海火车南站 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等史事,认识日本的侵华的罪行。 日本控制的伪蒙军 日军华北驻屯军 日本控制区 七七事变 /卢沟桥事变 时间: 地点: 概况: 影响: 1937.7.7 北平 卢沟桥 日军以士兵失踪为借口,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遭拒,日军炮轰卢沟桥,战争爆发。 是日本全面侵华的开始 也标志着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29军驻防地 “命令前线官兵坚决抵抗,卢沟桥即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 ———国民党第二十九军司令部 驻卢沟桥的中国军队虽以大刀、手榴弹等劣势武器参战,但在全国人民支援下,多次打退日军进攻,坚守3个多星期。 北平妇女缝制军衣支援前线 第二十九军火速奔赴宛平城 日本侵略中国形势图 1931.9.18 九一八事变 1937.7.7 卢沟桥事变 北平 天津 上海 1937.7.30 占领天津 1937.7.28 占领北平 七七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失陷。 1937年7月28日,日军进犯南苑。29军副军长佟麟阁与日军从拂晓战至中午,壮烈殉国时年45岁。 师长赵登禹冲入敌阵,挥舞大刀砍杀日军,后壮烈殉国,年仅39岁。 29军副军长 佟麟阁 132师师长 赵登禹 材料一:日本帝国主义武力侵占平津与华北的危险,已经放在每一个中国人的面前。全中国的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 ———中共中央《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1937年7月8日 材料二:如果战端一开,那就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蒋介石7月17日庐山谈话 共产党号召全民族抗战 国民党决心抗日 第二次国共合作 卢沟桥事变后,国共两党准备如何应对? 第二次国共合作 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 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实行民权政治,以期全国政权之统一。 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并待命出动,担任抗日前线之职责 ———《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1937年7月15日) 《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坚决抗战的决心以及付出的努力,加快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步伐。 中国工农红军改编 中国工农红军主力 改编 八路军 总 指 挥:朱 德 副总指挥:彭德怀 八路军臂章 八路军总指挥朱德(1886—1976) 南方八省游击队 改编 新四军 军 长 :叶 挺 副军长 :项 英 新四军臂章 新四军军长叶挺(1896—1946) 第二次国共合作 193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