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951208

《生活中的位置—介绍我的教室》 课件(共24张PPT)+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2024)数学

日期:2025-05-25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56次 大小:2677036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生活中的位置—介绍我的教室,课件,24张,PPT,教案,苏教版
    数学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生活中的位置———介绍我的教室》 一、教学背景分析 (一)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初步具有了“前后、上下、左右”的生活经验,这是本课时教学的基础。在平面图中判断上下前后左右对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一年级的学生处在前运算阶段,他们的判断仍受直觉思维的支配,往往需要借助一定的情境和活动来进行。要确定一个人站在对面的人的前后,开始学生需要真正站在对方的位置上才能确定,以后才能逐步想象自己处在那个人的位置上,以此确定其前后、左右。因此,可以将辨认上下、前后、左右的练习变为在现实空间中的活动,在活动中丰富学生的经验,然后在扮演练习中的活动者,逐步掌握辨别方位的方法和能力。 (二)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围绕介绍自己的教室这一核心任务展开,第一个活动:观察教室,旨在理解活动任务,初步尝试介绍教室感受。如果使用描述位置的一些词语,介绍位置会更清楚准确,从而明确应该怎样完成任务。第二个活动:介绍教室旨在通过模拟介绍活动,引导学生尝试使用上下、左右、前后、向同伴介绍自己的教室,在充分交流与体验的基础上,认识上下、左右、前后、学习描述物体位置的方法。第三个活动:校园开放日,旨在展示交流自己的成果,在校园开放日上,介绍教师并与同伴相互交流和评价,反思和改进自己的成果,对自己在整个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评价。三个活动的完成,让学生经历理解情境和任务,尝试完成任务分享、交流作品和自我评价等实践活动的全过程,感受实践活动的意义和价值。 教学目标 1.在介绍我的教室的活动中,体会上下、左右、前后可以描述物体的位置。能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位置关系,体会物体间位置的相对性,初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应用意识。 2.初步体会完成一项任务,需要经历理解情境、明确任务、分解任务、完成任务、分享交流作品、进行自我评价等实践活动的过程,发展从头到尾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活动过程中积极参与、乐于合作、大胆表达、认真倾听初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价值,感受与同伴合作完成活动任务的成功和喜悦。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能确定物体“前后、左右、上下”的位置关系。 2.教学难点:会用“前后、左右、上下”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一起观看北京故宫介绍的视频 观看了这个视频,你们有什么感受吗?(这个小讲解员介绍的真清楚,我也想去那参观;我也想当个小讲解员.....) 其实你们都可以像这个小讲解员一样,清晰、准确、自信的讲解,如果让你讲解,你觉得要做哪些准备呢?(我要知道介绍的地方都有什么?还要知道要介绍的内容都在什么地方.....) 这样,刚才很多同学都想成为小讲解员,咱们今天开个“小讲解员训练营”,看看通过我们这个训练营的学习,哪位同学能当上“小小讲解员”,我们会在课后发给同学“小讲解员”证书。小讲解员的训练,咱们就从介绍我们的教室开始。 设计意图:情境引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启探究活动。 (二)活动过程 活动一:观察教室,认识“方位词” 呈现书中教室图片(或者采集本班教室照片) 1.如果你是小讲解员,这就是我们的教室,你想介绍什么?你想怎么介绍?你的介绍路线是什么? 活动要求: (1)独立观察,填写学习单(可以写文字、拼音、图片) (2)填写后与你的同桌说一说你的想法。 (3)时间:5分钟 学习单一: 教室里有什么? 在你想介绍的物品后面画“√”。 介绍的顺序 窗户 2.汇报:刚才我们自己思考,同时与小伙伴一起商量了,谁愿意试着介绍一下教室里都有什么? 3.听了同学们的介绍,你有什么问题吗?(预设:有点乱,我不知道该看哪;他们说的“左、右”我分不清;他们说的“前、后”有点乱......) 4.对于刚才同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