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四课时 综合实践 (北师大)一年级 上 01 学习目标 内容总览 02 03 回顾交流 04 课堂练习 05 课堂总结 分层作业 核心素养目标 复习用上下、前后、左右介绍位置。 01 02 认识整时和半时,会记录时间。 03 经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感悟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积累生活经验。 1.2.3. 回顾交流 学习任务一 位置与顺序 上和下是一组相对的位置关系,描述物体的上下关系时,要找准参照的物体,说清楚谁在谁的上面或谁在谁的下面。 在 的____面, 在 的____面, 上 下 在 的____面, 在 的____面。 上 下 “上下”的意义 回顾交流 左手这边就是左边,右手这边就是右边。 “左右”的意义 回顾交流 “前后”的意义 小鹿在最前面 小蜗牛在最后面 小兔子在小乌龟的前面 小兔子在小松鼠的后面 前后的的标准一般是面对的方向是前,背对的方向是后,如果比较的对象变了,前、后也可以转换。 回顾交流 学习任务二 认识钟表 认识钟表 分针 时针 (又细又长) (短短粗粗) 12个数 1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大格 分针走一大圈,时针走一大格。 回顾交流 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 整时 半时 分针指向6,时针走过几就是几时半。 注意:分针走过几,必须到两个数的中间。 回顾交流 整时的画法 3时整 整时的时候,分针指向12。 时针指着3,就是3时整。 回顾交流 半时的画法 2时半 半时的时候,分针指向6。 时针指着2和3的中间,就是2时半。 回顾交流 课堂练习 1.画一画,在 的右边画 ,上面画 ,左边 画 ,下面画 。 课堂练习 2.看一看,填一填。 在 的( )面。 在 的( )面。 在 的( )面。 在 的( )面。 右 上 左 下 课堂练习 3.连一连。 课堂练习 4.根据时间补画时针或分针。 4时 1时 9时 7时 课堂练习 5.2小时前是几时? 2小时前 7 时 12 时 5 时 10 时 课堂总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分层作业 【知识技能类作业】 1.按要求在田字格里写字。 在“中”的左边写“月” 在“中”的右边写“人” 在“中”的上面写“云” 在“中”的下面写“山”。 分层作业 2.跳动的数字。 5 (1)9在最中间。 (2)比9小3的数,在1的上面。 (3)7在9的左边。 (4)2在最上面的一行的左角。 (5)4的左面是5,右面是1。 (6)3在8的右面。 (7)8在最上面的一行的中间。 9 6 7 2 4 1 8 3 分层作业 【综合实践类作业】 3.连一连。 分层作业 1.排一排。 (1)一共有( )只小动物。 (2)从左数, 排在第( ), 排在第( )。 5 3 5 分层作业 【综合实践类作业】 5.3个小朋友相约去书店,下面是他们到达的时间。 (1)根据时间连一连 (2)按到达的先后顺序给小朋友们排序。(在框里填①②③) ③ ② ①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让备课更有效 www.21cnjy.com Thanks!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总复习》单元整体设计 一、单元主题解读 (一)课程标准要求分析 《课程标准》在“内容要求”提出了: 1.在实际情境中感悟并理解10以内数的意义;了解符号“<”、“=”、“>”的含义,会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通过数的大小比较,感悟相等和不等关系;了解加、减法运算的意义,感悟运算之间的关系;探索10以有内加法和减法的算理与算法,会10以内的加减法;在解决生活情境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和运算的意义,形成初步的符号意识、数感、运算能力和推理意识。 2.通过实物和模型辨认简单的立体图形,能对图形分类,会用简单图形拼搭。 3.会对物体、图形或数据进行分类,初步了解分类与分类标准的关系,形成初步的数据意识。在日常4.生活情境中,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在生活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