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 一 单 元 导 言 篇 部 分 第16课 三国鼎立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第18课 东晋南朝政治和江南地区开发 第19课 北朝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第20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秦 — 西汉—东汉 — 三国 — 两晋 — 南北朝 — 隋唐 秦汉时期:前221年—220年 统一 分裂 统一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220年—589年 特征: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和巩固 特征:政权并立和民族交融 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第16课 三国鼎立 壹·官渡之战 东汉末年,民不聊生、经济凋敝、社会萧条 材料:白骨露于野, 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 念之断人肠。 ———曹操《蒿[hāo]里行》 根据材料,说说东汉末年的社会景象是怎样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景象? 路有饥妇人, 抛子弃草间。 —王粲《七哀诗》 原因:军阀割据,导致战乱不断。 一、官渡之战 乱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农民起义(黄巾起义) 军阀割据 袁绍出身于世家大族,是当时最大的军阀。兵多粮足,有10万兵力,他轻视曹操,很傲慢,不虚心采纳部下的建议,统治黑暗,军心涣散。 曹操出生在官宦世家,在镇压黄巾起义中,不断发展自己的力量,曹操占据河南一带,实力也不弱。 东汉末年的社会局势(官渡之战的背景) 一、鼎立局面之始———官渡之战 (一)概况: 观看视频和阅读教材,完成下表。 官渡之战 时间 地点 作战双方 特点 结果 影响 公元200年 官渡 曹操VS袁绍 以少胜多 曹操胜利 为曹操统一北方打下基础 ◎官渡之战示意图 思考:曹操势力壮大乃至最终称雄北方的原因? 材料三:曹操在北方实行屯田招募流亡农民垦荒,组织兵士耕田,既保证了军粮又赢得了民心,实力不断增强。 材料一:曹操多谋善断,很有眼光。在人们都为汉朝的命运担忧时,曹操迎合人心,于196年去洛阳,迎献帝到许,用皇帝的名义向其他军阀发号施令,“挟天子以令诸侯”,占有政治优势。 材料二:三次发布求贤令,选拔和任用一些有才能的人。他们辅佐曹操成就大业。 1 2 3 政治上: 挟天子以令诸侯,取得了政治主动权 用人上:招揽人才 经济上:实行屯田,重视农业 4 材料四:曹操采取声东击西各个击破的战术,偷袭袁军乌巢,烧掉粮草。 军事上:采取正确的战术 207年,曹操基本统一了北方,当他得胜还朝途经渤海边时,留下了豪情满怀的诗句——— 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 --曹操《龟虽寿》 曹操他的“壮心”到底是什么呢?他将遇到的对手会是何许人也? 统一全国 曹操vs孙刘 贰·赤壁之战 二、鼎立局面之基———赤壁之战 (一)概况: 要求:自主阅读教材94页,完成表格内容。 赤壁之战 时间 地点 作战双方 特点 结果 影响 公元208年 曹军 VS 孙刘联军 赤壁 曹军大溃,北撤 以少胜多 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 5万兵力 约20余万兵力 曹 刘 刘 刘 刘 孙、刘联军 孙 赤壁 大战 材料三:时曹公军众已有疾病,初一交战,公军败———…瑜部将黄盖曰:“……观操军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 ———《三国志》 材料一:据《三国志》记载,诸葛亮分析出曹操的劣势:劳师远征,士卒疲惫;北人不习水战…… 材料二:在曹操兵败赤壁中,传统的史学家强调其思想轻敌骄傲。如张作耀《曹操传》说:“曹操其人极易激动,易被胜利冲昏头脑”。 ①曹军来自北方,不习水战 ③孙刘联军制定了正确的战术 ②曹操自恃兵强,骄傲轻敌 思考:为什么在官渡之战中胜利的曹操,却败于赤壁之战? 战争名称 时间 交战双方 战争特点 结果 意义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两次战役对比 200年 208年 曹操和袁绍 孙刘联军 和曹操 以少胜多 以少胜多 曹操胜 孙刘联军胜 为曹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