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新课导入 1931年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占领东北三省 1935年策动“华北自治运动”,使华北五省脱离中国版图。 1932年一·二八事变,进攻上海 1937年8月13日淞沪会战打响,11月上海沦陷 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了卢沟桥事件 1937年12月13日南京沦陷,日本进行大屠杀 1937年9月国共合作 考虑了很久,咱俩齐心协力,一起把日本人赶走! 七七事变后的日军发动全面侵华,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请问合作后的国共两党如何配合抵抗日寇? 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 共产党敌后战场抗战 互相配合 同仇敌忾 共赴国难 驱逐日寇 正面战场(国民党) 敌后战场(共产党) 正面战场指国民革命军与日军正面作战的战场,主要是阵地战和防御战。在这个战场上作战的中国军队主要是国民党的军队,因此一般也称其为国民党正面战场。 敌后战场指中国军队在敌人占领区后方开辟的战场,以游击战和运动战为主。在这个战场作战的中国军队主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因此也称共产党敌后抗战。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正面战场是抗战前期的主要战场 淞沪会战 武汉会战 长沙会战 豫湘桂战役 徐州会战 战役———即在战争中的一个区域或方向上,于一定时间内按照一个总的作战企图和计划进行的一系列战斗的总和。 会战———指的是战争双方的主力或战区主力间进行的作战。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 第一章 一寸山河一寸血 东三省沦陷,平津沦陷,南京上海沦陷,日军的下一步战略将是什么? 把南北战场连成一片。 南京大屠杀 南京沦陷 1931.9 1937.7 1937.8 淞沪会战 上海沦陷 1937.12 日本大举进攻,企图速战速决,一举灭亡中国。 九一八事变 东三省沦陷 七七事变 北平、天津沦陷 徐州 日本为打通南北战场,南北对进,夹击徐州。 ◆徐州会战 问题探究一:日军侵略的下一步可能是哪里?为什么? 天津 津 浦 线 浦口 南京 青岛 胶济线 台儿庄 台儿庄地处山东省枣 庄市,位于津浦路台枣支线及台潍公路的交叉点上,大运河的咽喉,是徐州的门户,在军 事上具有重要地位。 01 台儿庄战役 日军占领南京后,为打通南北战场,沿津浦路从南北两个方向夹击徐州。 徐州是陇海铁路(兰州到连云港)和津浦铁路(天津到南京对岸的浦口)的交汇点。向南可以到达国民政府统治心脏地区南京、上海。 徐州会战 图示日占区大略为1938年1月情形 徐州 上海(日占) 天津(日占) 津浦铁路(南北走向) 陇海铁路(东西走向) 1.背景: 观察地图思考:日军选择进攻台儿庄的目的是什么? 一部日军从山东半岛登陆,沿胶济线西进,企图与津浦路南下的日军会师台儿庄,合攻军事要地徐州,从而打通南北战场。 台儿庄战役是徐州会战的一部分也是徐州会战中最著名的战役 壹·台儿庄战役 2.概况: 李宗仁(1891.8.13-1969.1.30) 。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 “桂系”首领,曾任中华民国首任副总统、代总统。他是北伐战争中有着重要影响的一位人物。抗日战争爆发,李宗仁任第五战区司令长官。1969年在北京逝世。 台儿庄战役 时间 地点 指挥 所属 徐州会战 过程 结果 1938年3月 山东枣庄台儿庄 李宗仁 胜利,歼灭日军1万余人 ①日军攻击台儿庄,激战三昼夜,冲入台儿庄,展开激烈巷战,日军基本控制台儿庄;②李宗仁调兵增援,形成对日军的反包围,并发起全面反攻。在中国军队内外夹击下,日军撤退。 李宗仁在台儿庄 结合相关史事和教材内容,思考台儿庄战役取得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①中国军队英勇作战; ②第五战区司令官李宗仁指挥得当; ③参战的中国军队的有力配合; ④正确地把握了战机。 相关史事 李宗仁命令集团军司令孙连仲,必须坚持到次日拂晓,如违抗军令,军法处置。 孙连仲回答:“绝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