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957660

六年级语文上册18古诗三首书湖阴先生壁课件(共27张PPT)

日期:2025-05-16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37次 大小:1252945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书湖
  • cover
(课件网) 《画》 唐·王维 导入新课 (题画诗) 《题西林壁》 宋·苏轼 导入新课 (题壁诗) 《题临安邸》 宋·林升 导入新课 (题壁诗) 题壁诗 :古人有在墙壁上题诗的习俗,有些题壁诗是就眼前景物寄托诗人的思想感情,有些题壁诗则是直抒胸臆。 新 课 导 入 我们今天要学的《书湖阴先生壁》就是一首题壁诗。 《书湖阴先生壁》 湖阴先生:杨骥(字德逢)的别号。杨骥是王安石退居江宁(今江苏南京)时的邻居 解诗题 书写 (题壁诗)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世称临川先生。唐宋八大家之一。 主要作品:《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梅花》《元日》《登飞来峰》等。王安石《泊船瓜洲》中“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广为世人传诵。 知诗人 北宋大政治家王安石,晚年闲居在今南京紫金山麓 的半山园,常跟附近居民来往,相处得很友好,湖阴先生(杨德逢),便是其中的一位。这一年夏初时节,诗人又到湖阴先生家做客,对这里的环境景色十分欣赏,随口吟成这首绝句,应主人请求题写在庭院的墙壁上。 诗作背景 书湖阴先生壁 [宋]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 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 初读古诗 要求: 自由读,读准字音,读顺诗句,读好停顿。 茅檐∕长扫∕净无苔, 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 书湖阴先生壁 [宋] 王安石 yán qí tà 初读反馈 学 1.再读古诗,小组讨论:借助注释和插 图试着自己说说诗意。 2.这首诗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分别写到了哪些景物? 再读古诗 学 说诗意 茅檐长扫净无苔, 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 书湖阴先生壁 [宋] 王安石 学 1.再读古诗,小组讨论:借助注释和插 图试着自己说说诗意。 2.这首诗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分别写到了哪些景物? 再读古诗 ② 花木 ③ 一水 ④ 两山 ① 茅檐 庭院内———庭院外 “茅檐”:湖阴先生的庭院 “苔”:青苔 茅檐长扫净无苔 明诗意 青苔 无苔 翻译:茅草房庭院经常打扫,洁净得没有一丝青苔。 为什么庭院如此干净? 花木成畦手自栽 明诗意 翻译:花草树木成行成垄,都是主人亲手栽种。 “畦”:这里指种有花木的一块块排列整齐的土地,周围有田埂围着。 诵读感悟 茅檐长扫净无苔, 花木成畦手自栽。 以静态描写为主,赞扬庭院环境的清洁幽雅。 一 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 护田: 《汉书西域传记》记载,汉朝时,朝廷为了维护西域的安宁和发展,特意在那里开垦田地,并派军队保护, 称为“护田”。 排闼:《汉书樊哙传》记载汉高祖病重的时候,不想见下面的群臣。爽直豪迈的大将军樊哙,探病心切,竟不顾禁 令“排闼直入”,也就是推门闯入寝宫前去问候。 知典故 读一读这两句诗,你发现了什么? 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 明诗意 大意:院外一条溪流环抱着绿油油的农田,两座青山仿佛推开门把那翠色送到了眼前 (和谐自然) 排闼:推开门。闼,小门 拟人 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 白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毛泽东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 对偶 重温对偶句 课堂小结 《书湖阴先生壁》描写了湖阴先生家环境的洁净幽雅与自然和谐,表现了湖阴先生高洁的品质,表达了作者对湖阴先生庭院的赞美和喜爱,抒发了诗人退隐闲居的恬淡心境。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泊船瓜洲》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登飞来峰》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