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957856

第3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 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日期:2024-12-19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2次 大小:1095618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3课,中华,文明,起源,课件,2024
  • cover
(课件网) 第三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 思考1:"文明的起源"等于"人的起源"吗 "文明的起源"等于"原始农业的起源"吗 显然不是,文明社会是有门槛、有标准的 私有制、阶级、国家的产生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 (P15 页正文部分最后一句) 我们通过什么来证实中华文明的起源 考古发现 考古中的文明起源 第一章 相关史事(P15): 牛河梁遗址位于辽宁朝阳,属于西辽河流域的红山文 化 ,距今约5800-5000年。遗址中有祭坛、女神庙、 和埋葬着贵族的积石冢。 考古发现一:牛河梁遗址(辽河流域,距今5800-5000年) 女神庙遗址 女神像 祭坛 北京天坛 考古发现一:牛河梁遗址(辽河流域,距今5800-5000年) 牛河梁遗址及出土物品可以反映的信息是 结论:红山文化晚期已出现社会分化和祭祀礼仪 相关史事(P15): 牛河梁遗址位于辽宁朝阳,属于西辽河流域的红山文 化 ,距今约5800-5000年。遗址中有祭坛、女神庙和 埋葬着贵族的积石冢。 积石冢 ①组成:宫殿区、内城和外城 ②城西北:复杂水利系统 ③高台:大型广场和多组高等级建筑 ④约20万千克炭化稻谷。 ⑤墓地:贵族、平民 考古发现二:良渚古城(长江下游,距今5300-4300年) 结合课本16页内容,良渚古城都发现了什么 古城由宫殿 区、内城和外 城组成。内城 面积约300万平 方 米,外城面 积约630万平方 米 ,规模在当 时世界上首屈 一 指 。 考古发现二:良渚古城(长江下游,距今5300-4300年) 山前长堤 低坝库区 ①组成:宫殿区、内城和外城 外城 宫殿区 内城 内城中部,有一个人 工堆筑的高台,名为 莫角山,高10米,面 积约30万平方米。高 台之上有三组土墩建 筑群,是大大小小的 宫殿,土墩之间有7 万平方米的夯筑沙土 广场。良渚的日常居 住人口可能是两到三 万。 考古发现二:良渚古城(长江下游,距今5300-4300年) ③高台:大型广场和多组高等级建筑 图 4 宫城内部功能区图 考古发现了良渚 古城的城墙。城墙 长度为6公里,宽 度 平均为50米左右。 为了增强稳定性, 良渚人在墙体底部 铺垫石块作为基础。 考古发现二:良渚古城(长江下游,距今5300-4300年) 城墙遗址 考古发现二:良渚古城(长江下游,距今5300-4300年) 图4 宫城内部功能区图 良渚遗址出土炭化稻谷 姜家山 莫角山 池中寺 桑树头 ④城附近:约20万千克炭化稻谷。 钟家港 考古发现二:良渚古城(长江下游,距今5300-4300年) ②城西北:复杂水利系统 蜜蜂垄遗址 石坞遗址 秋坞遗址 遮 山 圳 山 遗 址 山前长堤区 谷口高坝区 周家畈遗址 老虎岭遗址 岗 公 岭 遗 址 良渚古城 狮子山遗址 平 原 低 坝 区 鱼山通址4 官山遗址 梧桐弄遗址 考古发现二:良渚古城(长江下游,距今5300-4300年) 爷口高坝 姜家山 莫角山 低坝区 中寺 桑树头 图4 宫城内部功能区图 良渚古城和水利工程的土方量总计约1100万立方米,假如 1万人每日风雨无阻地连续施工也需要11年时间才能完成。 良渚古城大型建筑和水利工程反映了什么 反映了良渚社会有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统治者较强的 调动、组织能力 皇坟山 考古发现二:良渚古城(长江下游,距今5300-4300年) 姜家山 池中寺 桑树头 莫角山 皇坟山 ⑤墓地:贵族、平民 图4 宫城内部功能区图 寺墩O 三条桥。 江苏 城海墩 嘉 菱 荡 。 南山 邱承墩o 草鞋山绰墩 古 竹 。 青墩 头◎ 少卿 太 东渚●越城 赵陵山 ◎福泉山 玉琮 玉钺 俞家墩 上海 湖 南 广 坟 马桥 亭林 青云 ●钱山漾 双桥 平丘墩 东林 塔 戴墓墩庄桥坟 辉山 新地里普安桥 六墓里。 虎啸。 姚 家 山 杨墩村 玉架山余城肼园 杭州湾 茅山 金山 富林 o龙 ●王焰 考古发现一:良渚古城(长江下游,距今5300-4300年) 长 江 磨盘墩 高城墩◎ 良渚古城口庙前 J江 神人兽面纹被称为良渚文化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