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961780

第五课《守望精神家园》复习教学设计(表格式)

日期:2025-04-27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49次 大小:34044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第五,守望精神家园,复习,教学设计,格式
  • cover
教学设计 课题 第五课《守望精神家园》 课型 新授课 复习课 试卷讲评课□ 其它课□ 一、教学内容分析 《守望精神家园》是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第五课内容。旨在引导学生感悟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道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延续文化血脉要求,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传承和践行中华传统美德,坚定和增强文化自信。从而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宝中国人紧紧凝聚在一起的是共同培育的民族精神,作为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第五课内容对于第三单元中华文明,学生对精神文明的建设理解具有重要意义。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情感与知识经验上都有所认知,有些学生可能还掌握了一定的传统文化技艺,会背诵传统经典,了解部分中国历史名人的事迹,但是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仅停留在一般的知识和操作层面,对其深层次的文化价值和意义认识思考不多。对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理解也不系统,不深入,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停留在认知记忆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涵和意义理解较浅。 三、复习目标 1.掌握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能背会核心金句,说出重点知识的关键词。 2.巩固具体问题,能辨别易错易混点。 3.培养发散性思维,拓宽知识面,主动掌握一些河南文化,本土知识。 4.有文化认同感,树立文化自信,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落实在实际行动中。 重难点: 1.掌握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能背会核心金句,说出重点知识的关键词。 2.巩固具体问题,能辨别易错易混点。 四、评价任务 1.通过梳理知识框架,可以依据关键词提示想到对应的知识点。(评价目标一) 2.通过易错易混点的提问,能分辨出一些知识陷阱。(评价目标二) 3.通过文化遗产该不该保护的辨析,总结文化遗产的重要性。(评价目标三) 4.完成《随堂练习》。(评价目标一、二、三) 五、教学评活动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中国正当潮》 观看视频思考:你看到了什么? 教师总结:我辈以传承和担当,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文化的创新,就要推动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学生分享:看到了继承中华武术、中华戏曲文化等,与外国人交流等。 设计意图:播放视频旨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感悟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体会一代代青年人正自觉肩负起传承中华文化的使命。(二)展示复习目标: 1.掌握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能背会核心金句,说出重点知识的关键词。 2.巩固具体问题,能辨别易错易混点。 3.培养发散性思维,拓宽知识面,主动掌握一些河南文化,本土知识。 4.有文化认同感,树立文化自信,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落实在实际行动中。(三)学生自学: 自主复习:复习课本P58-73 1、中华文化的重要性? 2、如何坚定文化自信? 3、中华民族精神的意义?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四)复习过程 环节一: 知识梳理梳理本课关键词,中华文化、文化自信、传统美德、民族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师活动: 展示延续文化血脉、凝聚价值追求的知识框架,根据提示复习具体知识点。 学生活动:自主阅读课本,找出并背会中华文化的重要性,如何坚定文化自信。中华民族精神的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建立整体知识体系。环节二: 警惕陷阱展示易混点: 1)民族精神的核心 时代精神的核心 文化最深层的内核 2)爱国主义的本质 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 3)中华民族的根 中华文化的精髓 4)中华传统文化的特点 传统美德的特点 民族精神的特点 5)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 展示易错点: 1、中华传统美德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