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1 水资源及其利用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能结合图表信息等,了解世界和我国的水资源概况,初步学会用辩证的方法看待水资源的丰富和有限。 2.能初步认识到水资源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提高关注社会问题、自觉爱护水资源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难点:结合图表信息等,了解世界和我国的水资源概况,初步学会用辩证的方法看待水资源的丰富和有限。 三、教学准备 教学PPT及相关视频。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 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 【观看视频】节选【情境素材】探秘水世界 【导入】水是一切生命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生命的孕育和维系离不开水,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也离不开水。 【过渡】你是否思考过,人类拥有的水资源现状是怎么样的? 学生观看、倾听、思考并回答。 从水资源对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性引出地球上水资源的概况。 环节二 新课讲解 【指导阅读】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内容“人类拥有的水资源”。 【提问】你知道地球上的水资源概况是怎样的吗? 【明确】地球表面约71%被海洋覆盖着,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海水约占地球水储量的96.53%。地球上水的储量虽然很大,但大部分是含盐量很高的海水,陆地水中也有咸水。淡水只约占地球水储量的2.53%。 【提问】水资源如此丰富,为什么还在倡导爱护水资源呢? 【总结】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很少,而且大部分还以冰雪等形式分布在两极、高山和永久冻土层中,难以被人类直接利用。可供利用的只占地球淡水总量的31.3%。而可供人类直接利用的江河水、湖泊淡水及浅层地下水,仅约占地球淡水总量的13%,占地球水储量的0.3%。可见,人类可利用的淡水资源是很短缺的。 【提问】阅读课本P82-83页,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1)我国的淡水资源的现状是怎样的?分布如何? (2)我国属于淡水资源丰富还是水资源缺乏的国家? 【总结】我国的水资源总量为3.0×1012 m3,但人均水资源量只有2.1×103 m3,且地域差距很大。一些地区水资源短缺,影响了人民生活和经济发展。 【展示】展示图表《我国各地区人均水资源量》 【总结】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地域差距很大。呈现南方多水、北方干旱,南丰北缺的特点。 【展示】表格展示《水资源紧缺指标》 【总结】我国的人均水量极少,属于轻度缺水型国家。但各省水资源分布不均,使得有些省份处于严重缺水状态。所以日常生活中,我们要从自身做起,控制用水量,节约水资源。 【课后任务】如何将海水变成人们可利用的淡水?查阅资料,了解海水淡化的方法及相关技术,与同学交流。 【提示】同学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 1. 蒸馏法 2. 离子交换法 3. 反渗透法 学生阅读课本相关部分并进行讨论。 学生倾听、阅读PPT并记忆。 学生倾听、思考、阅读PPT并记录。 学生阅读教材相关部分并进行讨论。 学生倾听、观察图表、思考、阅读PPT并记录。 学生分组查阅资料、小组讨论交流。 培养学生阅读、思考、总结的能力。 培养学生阅读、思考、总结的能力。初步学会用辩证的方法看待水资源的丰富和有限。 培养学生阅读、思考、总结的能力。通过阅读,了解我国的水资源概况,初步认识到水资源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提高关注社会问题、自觉爱护水资源的意识。 培养学生观察图表、思考、总结的能力。 学生分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协同、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提高学习兴趣。 环节三 拓展延伸 阅读资料:世界水日 观看、思考 拓展学生的学科素养,加强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随堂作业 PPT展示 做题 通过习题巩固本课时所学知识。 环节四 课堂小结 展示PPT第15页。 【课堂小结】 水储量是丰富的,但可供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有限的,因此我们要更加爱护水资源。 倾听并理解。 帮助学生梳理本节知识,便于学生记忆。 五、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