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历史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据考古发掘,距今约9000年前的浙江上山、河南贾湖等遗址,出土了中国特有的制作榫卯结构工具石凿;距今8000至7000年前的浙江跨湖桥、河姆渡等遗址,发现了榫卯木结构建筑。之后,此类建筑在中华大地广泛分布、成为中国最典型的建筑形式之一。这主要体现了,中华文化具有( ) A. 本土性和包容性 B. 多样性和连续性 C. 本土性和连续性 D. 多样性和包容性 2. 西汉时,“刺史举民有茂材,移名丞相,丞相考召”。其中,选博士等,取明经;选廷尉正等,取明律令;选三辅令等,取治剧(剧:繁重)。据此可知,这一选官途径重在( ) A. 依据政绩实效 B. 参考资品等次 C. 关注家世道德 D. 考察为官能力 3. 南北朝之前,“川”字只有“水道、河流”之意,而《魏书》所载牛川、宁川、敕勒川等地名中的“川”,则是鲜卑语“荒野、荒滩草原”的意思。于是,“川”字有了新的义项,并沿用至今。这主要反映出,民族交融( ) A. 缩小了南北差距 B. 奠定了统一基础 C. 丰富了文化内涵 D. 拓展了文学题材 4. 南宋绍兴年间,有官员发现县吏掌握田宅买卖官印契书的印板,往往空印私卖,引发诸多争讼。因此,其建议“委逐州通判用厚纸立《千字文》为号印造…每月给付诸县,置柜封记。遇人户赴县买契,当官给付”,并每季核验。该建议获准施行。南宋政府这一举措( ) A. 促进官田数量的增加 B. 有利于规范土地贸易 C. 推动了土地政策调整 D. 有助于遏制土地兼并 5. 元初,有诗描绘当时杭州情景:“衣冠不改只如先,关会(纸币)通行满市廛。北客南人成买卖,京城 依旧使铜钱。”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杭州( ) A. 大体保留了原有社会秩序 B. 娱乐活动仍旧丰富多彩 C. 长途贩运和大额贸易兴盛 D. 通货膨胀依然较为严重 6. 图1、图2为不同朝代的中国北方部分驻所分布示意图。图1到图2的变化表明( ) A. 地方行政制度出现重大变革 B. 部分城市主要功能发生转变 C. 闭关自守政策执行更为严格 D. 改土归流实施范围有所扩展 7. 《朔方备乘》原名《北徼汇编》(徼,边界),成书于两次鸦片战争之间,后意外被毁,1881年才得以整理刊刻。此书虽以传统考据为主,却被视作一部与“新学”“时务”相关的著作而引起士人广泛关注。这折射出( ) A. 边疆危机加深促进了学风转变 B. 守旧势力对西学仍有抵制态度 C. 宗藩关系解体引发了思想革新 D. 托古改制为变法提供理论依据 8. 下表为1912年部分省份纺织工人数量统计表。材料可用于证明,当时中国( ) 省别 工人数量(人) 直隶 772 奉天 850 江苏 35903 浙江 830 湖北 10827 山西 597 四川 58 广东 41871 广西 116 贵州 295 注:本表数字系30人以上工厂工人数,且不包括外国工厂工人数。 A. 男耕女织传统阻碍工业进步 B. 民族工业区域分布不平衡 C.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D. 洋务企业地域性特点明显 9. 1923年12月,李大钊在一次演讲中说“一个劳动者不过是一个资本家的千分之一,万分之一……百个劳动者不及一个资本家,那可加到千个,倘使能够再加到万个,终有平衡的可能了”,并展示了如下示意图。在此,李大钊主张( ) A 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B. 改良现有社会制度 C. 推翻资产阶级统治 D. 加强工人阶级团结 10. 下图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