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971445

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课件(23张PPT 内嵌视频)

日期:2025-02-21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4次 大小:3551457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19课,七七事变,全民族,抗战,课件,23张
  • cover
(课件网)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温故知新 八 上 历 史 中国古代史 1.中国人民局部抗战的起点? 2.九一八事变的影响? 3.日本在东北地区以怎样的方式实行殖民统治? 4. 东北各族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爱国官兵组织了哪一部队,抵抗日军的侵略? 5.九一八事变后在东北组织抗日游击队的中共代表是? 6.1936年开始,中共领导了哪一部队开展抗日斗争? 7.九一八事变后国民政府的态度是? 8.日本策动了哪一运动,妄图使华北五省脱离中国版图? 9.揭露了日本侵略者企图吞并华北的阴谋,打击了国民政府对日妥协的政策,促进了 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到来的事件是? 10.西安事变的发起者和时间? 11.西安事变后,中共的态度是?派去谈判的代表是谁? 12.在什么会议中,中共中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13.西安事变发生的根本原因? 14.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是什么? 九一八事变 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扶植溥仪建立伪满洲国 抗日义勇军 杨靖宇 东北抗日联军 不抵抗的妥协政策 华北自治运动 一二·九运动 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联蒋抗日。 周恩来 张学良、杨虎城 1936年12月12日 瓦窑堡会议 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 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1931年—1945年 第19课 2022新课标 通过了解七七事变等史事,认识日本侵华的罪行;认识中国人民十四年抗战的艰苦历程,体会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孕育的抗战精神。 主要内容 一、七七事变 二、第二次国共合作 三、淞沪会战 三、南京大屠杀 燕京八景之卢沟晓月 1. 七七事变 1.时间 2.地点 3.借口 4.影响 2. 第二次国共合作 1.背景 2.中共表现 3.国民党的表现 4.合作方式 5.意义 6.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过程 3.淞沪会战 1.时间 2.抗日事迹 3.结果 4.意义 自主学习 4.南京大屠杀 1.时间 2.罪行 观看视频,了解七七事变的概况 七七事变 勿忘国耻 一、七七事变 1937年7月7日 1.时间 2.地点 北平卢沟桥 3.经过 ①制造借口: ②军事进攻: 4.结果 北平、天津相继失陷 5.影响 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也是日本全面侵华的开始。 一名士兵失踪 炮轰宛平城和卢沟桥 概况 日本为什么会选择在卢沟桥发难? 探究一 一、七七事变 1.原因 卢沟桥距北平十余公里,是北平通往南方等地的唯一通道,是北平的西南门户,中日军事必争。 日本控制的伪蒙军 日本的控制区 日本重兵占据 中国驻军第二十九军 一、九一八事变 2.中国军队的英勇抵抗 卢沟桥即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 ———第二十九军司令部命令 一、九一八事变 2.中国军队的英勇抵抗 保卫北平的战斗佟麟阁、赵登禹将军壮烈殉国。 1937年,7月底 、 相继失陷。 北平 天津 第29军 副军长 佟麟阁 “战死者光荣,偷生者耻辱,荣辱系于一身者轻,而系于国家民族者重。国家多难,军人应当以死报国。” 第132师 师长 赵登禹 “抗日救国乃军人天职,养兵千日,报国一时,只有不怕牺牲,才能为国争光!” 一、九一八事变 2.中国军队的英勇抵抗 卢沟桥事变后中国进行的抗战,与九一八事变后的抗战,有什么不同? 思考 九一八事变 七七事变 日本 侵华 侵华 中国 抗战 抗战 局部 全面 局部 全面 二、第二次国共合作 1.抗战宣言 七七事变后,国共两党分别作出了怎样的反应? 探究一 材料一:全中国的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 ———中共中央《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1937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