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分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时分的认识》是青岛版五四制三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一年级下学期时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钟面,能认读整时,对时间也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进一步认识钟面,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等。本节课教学时、分的认识,教材以“庆元旦”这个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内容为素材,通过元且晚会中相关情景图引出一系列有关时间的问题,从而完成对时、分的认识。教材首先引导学生观察钟面,说一说针面上有几个大格,每个大格里有几个小格,一共有多少个小格,在此基础上揭示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小格是1分;分针走60小格,时针走1大格;1时=60分的结论。接着,教材引导学生思考第一个节什么时间开始,教学几时几分的读法、写法法,并让学生写出联欢会开始的时间,在巩固时、分读写的基础上,引出并体验1分钟;随后教材通过让学生写出第10个节目与第20个节目开始的时间,引出对1时的认识。 最后教材通过“自主练习”安排了相关的习题练习,功巩固对时、分的认识,建立1分和1时的时间观念。属于本单元的种子课。 (二)学情分析 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已有整时、半时和大约几时的认识基础,由于学生在生活中经常用到时间,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所以在教学时要尽可能地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抓住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充分交流,并在实际观察、操作中,掌握本课重点知识的学习。 (三)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景中,通过直观认识、动手操作和合作交流,进一步认识钟面及时间单位“时、分”,知道1时=60分。 2.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具体的活动,能正确地认、读、写钟面上所表示的是几时几分,并能用两种方法表示。 3.自究动用时活中简现象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体验时间的长短。 4.在数学学习活动中,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5.结合“旦联欢会”感受时间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养成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四点” 重点: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知道1时60分。 难点:能正确读、写钟面上所表示的时刻。 关键点:能正确读、写钟面上所表示的时刻。 核心知识点:体验时间的长短,初步建立有关时、分的时间观念。 (五)教法学法 教法: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 学法:认真听讲、独立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课型 “种子”课 (七)教学准备 教具:钟表模型、钟表、课件 学具:钟表模型 (八)教学过程 环节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1.师:同学们,一年的第一天是什么日子啊 你们还记得元旦是怎么过的吗 (指名说一说)这节课咱们也来参加个联欢会,想不想参加 看,元旦联欢会开始了!(课件出示教材第34页信息窗1主题情景图)这里有一场元旦联欢会,咱们一起来看看。 师:你发现图中有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观察后,指名回答。 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鼓励学生提问。能马上解答的师生一起解答,不能解答的,给学生留下悬念。 2.导人。 师: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来学习时、分、秒的知识。这节课就让我们具体地认识几时几分吧。(板书:时、分的认识)相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一定能准确地读出和拨出时刻。 环节二、共同探索,研究新知。 1.教学教材第 35 页“合作探索”第1问。 (1)师:下面我们先来认识钟面。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准备的钟表来,仔细观察,你发现钟面上有什么 把自己的观察结果在小组内交流,看哪一组发现的多。 小组交流,教师指导。 (2)汇报交流。 小组汇报,教师引导其他小组补充,教师选择有价值的内容板书:钟面上有12个数,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里有5个小格,一共有60个小格。 追问:你是怎样数的 需要一小格一小格地数吗 (3)演示时针分针走法,观察思考。 师:同学们观察得可真仔细啊,我们先来看一下分针的走法。(课件演示)边看边思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