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975066

专题02 跨学科主题学习——地理实践力(2022课标新增) 2025年中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考点练(含答案)

日期:2025-09-22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8次 大小:45661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地理,专题,考点,复习,一轮,人教
  • cover
专题二 跨学科主题学习———地理实践力(2022课标新增)   【新考法 跨学科语文】(2024·青海)笔走画卷,一首诗,一个世界。唐代张继的“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姑苏为现苏州市),和南北朝时期的“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呈现出我国不同地区独具特色的画卷。据此完成1~2题。 1.张继的诗呈现的画卷里最有可能看到的是 (  ) A.沙漠骆驼 B.高原牦牛 C.青砖黛瓦 D.北国风光 2.“风吹草低见牛羊”反映出内蒙古发达的 (  ) A.畜牧业 B.种植业 C.水产业 D.林木业   【新考法 跨学科语文】(2024·长沙)“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读图,完成3~4题。 长株潭地形略图 3.“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中的“山”指 (  ) A.九连山 B.昭山 C.岳麓山 D.壶山 4.“百舸争流”描述了湘江长沙段 (  ) A.落差大 B.灌溉广 C.汛期短 D.航运忙 【新考法 跨学科数学】(2024·河北)引江济汉工程(下图)是连接长江和汉江的一条输水通道,该工程建成通水,改善了汉江下游的用水条件。据此完成第5题。 5.该工程线路图上距离约2.8厘米,实地总长度约 (  ) A.40千米 B.70千米 C.100千米 D.130千米 6.【新考法 跨学科音乐】(2024·达州)“红日升在东方,其大道满霞光,我何其幸生于你怀,承一脉血流淌……”歌曲《万疆》表达了我们对祖国深深的爱慕之情。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古诗词有许多名篇佳作蕴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下列诗词描述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对应正确的是 (  ) A.甲地区: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B.乙地区:高原万里尽沧桑,冰川雪域映寒光 C.丙地区: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D.丁地区: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2)“冰城”哈尔滨所在的    平原,是我国最大平原,这里黑土广布,纬度较高,气温条件只能满足农作物一年     熟的需求。 (3)图中跨区域资源调配的一线、二线工程是      。 (4)丁地区独特的高原雪域风光,吸引着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探险,    铁路的全线通车,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5)    是长江中游地区最大的城市;长江中下游地区洪涝灾害频发。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从地形、气候、人类活动等任一方面作答即可)   【新考法 跨学科语文】(2024·长春)“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的《关山月》描绘了阿克苏的壮阔景象。阿克苏因水得名,人们择水而居,依水而生,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了高甜度的冰糖心苹果。下图为塔里木盆地的绿洲、城镇和交通线路分布图。据此完成1~2题。 1.阿克苏冰糖心苹果甜度高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 A.技术先进,品种优良 B.夏季晴天多,昼夜温差大 C.黑土广布,沃野千里 D.交通便利,机械化水平高 2.“择水而居,依水而生”体现了塔里木盆地的城镇多分布在 (  ) A.盆地边缘的绿洲上 B.盆地东部的沼泽内 C.盆地内部的沙漠中 D.盆地周围的山脉上   【新考法 跨学科美术】(2024·陕西)中国山水画常以自然景观为主要描绘对象。下图为我国宋代著名山水画《寒鸦图》(局部),该图描绘的是我国某地冬雪消融时的景象。据此完成3~5题。 3.画中景象除了描绘“群鸦寒塘”,还涉及的地理要素有 (  ) A.重峦叠嶂 B.草木苍翠 C.雪霁严林 D.耕牛田舍 4.画中所描绘地区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最可能是 (  ) A B C D 5.下列简称所代表的省份最可能出现画中景象的是 (  ) A.台 B.鲁 C.赣 D.琼   【新考法 跨学科语文】(2024·遂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毛主席的《七律·长征》带领我们回顾长征历程,铭记长征精神。下图为中央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读图,完成6~7题。 6.在图示的长征途中,长征路线分布最长省份是 (  ) A.江西省 B.湖南省 C.四川省 D.甘肃省 7.红军长征经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