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977269

26《诗词五首》课件

日期:2025-04-29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8次 大小:371932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诗词五首,课件
  • cover
(课件网) 第五单元 26诗词五首 素养目标 1.诵读本课所选诗词,体会它们不同的韵律特点。 2.学习品析诗词中传情达意的艺术手法。 3.结合作者生平和诗词的创作背景,理解诗词中寄寓的情感。 学法指引 如何赏析古诗词的语言 1.字词赏析型 答题步骤:(1)解释该字词的语境义。(2)分析该字词运用的手法,描述诗(词)句描写的景象。(3)分析诗(词)句的意境或作者的情感。 答题格式:“××”在句中的意思是……,运用了……的手法(如“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化虚为实”等),写出了……的景象,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法指引 2.句子赏析型 答题步骤:(1)分析句子运用的手法。(2)描述句子描写的景象、意境及景物的特点。(3)体会句子蕴含的情感或哲理。 答题格式:这句诗(词)运用了……的手法,描写了……的景象(渲染了……的意境),突出了事物(景物)……的特点,表达了……的情感(启示、哲理)。 1.作者简介   (1)陶渊明(约365—427),一名潜,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东晋诗人,被誉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派之鼻祖”。现存作品130余篇,其中《归园田居》《饮酒》《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等都是著名篇章。   (2)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西)人。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后世尊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其诗被称为“诗史”。   (3)李贺(790—816),字长吉,福昌(今河南宜阳)人,唐代诗人。他有“诗鬼”之称,诗作想象极为丰富,有《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等名篇,著有《昌谷集》。   (4)杜牧(803—852),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文学家。杜牧与李商隐齐名,有“小李杜”之称。著有《樊川文集》。   (5)李清照(1084—约1155),号易安居士,章丘(今属山东)人,宋代女词人。她是婉约词派代表人物。她的词以宋室南渡为界,分前后两个时期,前期词风清丽婉转,后期词风沉哀凄苦。 2.背景简介   (1)《饮酒》(其五):陶渊明痛感世道的险恶、生活的艰辛,又不愿为五斗米折腰,终于在义熙元年(405)弃官归隐,长归田园,不再出仕。归隐后的陶渊明常一醉方休,醉酒之后诗兴大发,借诗抒写感慨。这首诗大约作于诗人归田后的第十二年。   (2)《春望》: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十一月,安禄山起兵叛唐。次年六月,叛军攻陷潼关,唐玄宗匆忙逃往四川。七月,太子李亨即位于灵武(今属宁夏),是为唐肃宗,改元至德。杜甫闻讯,将家属安顿在鄜州,只身投奔肃宗朝廷,不幸在途中被叛军俘获,解送至长安,后因官职低微才未被囚禁。唐肃宗至德二载(757)春,身处沦陷区的杜甫目睹了长安城一片荒芜破败的景象,百感交集,便写下了这首诗。   (3)《雁门太守行》:唐宪宗元和九年(814),唐宪宗以张煦为节度使,命其领兵前往征讨雁门郡之乱(振武军之乱),李贺即兴赋诗鼓舞士气,作成了这首《雁门太守行》。   (4)《赤壁》:发生于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十月的赤壁之战,是对三国鼎立的历史形势起着决定性作用的一次重大战役。其结果是孙、刘联军击败了曹军。诗中所写的赤壁,实为黄州(今湖北黄冈)的赤鼻矶,作者是借相同的地名抒发感慨。   (5)《渔家傲》:此词作于李清照南渡之后,是记梦之作。根据《〈金石录〉后序》记载,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春,李清照曾在海上航行,历尽风涛之险。此词中写到的大海、蓬舟等,都与这段真实的生活经历有关。 第一课时 《饮酒》 陶渊明 我们学过陶渊明的哪些作品 1.《桃花源记》 (散文) 2.《归园田居》 (田园诗) 新课导入 1.“心远”指的是什么?流露出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