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977373

15《故乡》课件

日期:2024-12-24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2次 大小:628349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故乡,课件
  • cover
(课件网) 第四单元 15 故 乡 素养目标 1.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梳理小说情节,初步感知小说的叙事手法。 2.分析描写方法,把握人物形象,学习运用对比手法刻画人物、突出主题的方法。 3.结合议论、抒情性文字,理解小说主旨。 学法指引 文章的线索 1.含义:文章线索即贯穿一篇文章,在文章不同段落中都可见的词、句子或情景等。 2.分类:以人物为线索;以事情为线索;以物品为线索;以地点为线索;以时间为线索;以感情为线索。 3.作用:①贯穿全文,使文章结构严谨,脉络分明。②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为下文做铺垫。③使行文富于变化。④突出文章中心或烘托人物形象。 1.作者简介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的作品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二心集》《而已集》《且介亭杂文》等。 2.背景简介   辛亥革命后,封建王朝的专制政权被推翻了,但是代之而起的是军阀官僚的统治。虽然辛亥革命取得了短暂的“胜利”,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国情并没有被改变,人民仍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中国的广大人民,特别是农民,日益贫困,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作者于1919年回故乡期间,耳闻目睹了中国农村满目疮痍的残酷现实。1921年1月,他以这次回乡的经历为素材写出了这篇悲凉沉郁但又不失希望的小说。 自读课文,完成结构图。 卖屋、搬家 衰败景象、悲凉心情 写老屋的寂寥更使“我”沉浸在 深深的悲凉之中;还写与母亲商定搬家的事情 写“我”回忆与少年闰土的友情 刻画杨二嫂这一城镇小市民的典型 写“我”与闰土的相见 2.这篇小说写故乡,主要写了故乡的哪些变化? _____ 一是故乡环境的变化,“美丽”的故乡变得“萧索”,“没有一些活气”;二是故乡人物的变化,曾经活泼勇敢的小英雄闰土变得“辛苦麻木”,“豆腐西施”杨二嫂变得市侩刻薄。 第一课时 1.小说的概念 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2.小说的三要素 人物(中心)、环境、情节 小 说 知识链接 3.人物塑造方法 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 神态描写,细节描写,正面描写(直接描写)和侧面描写(间接描写) 4. 故事情节 (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尾声) 5.环境: 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 6.分类(篇幅):长篇、中篇、短篇、小小说 知识链接 阴晦 脚踝 潮汛 髀骨 嗤笑 瑟索 惘然 愕然 秕谷 颧骨 折本 潺潺 伶仃 恣睢 鹁鸪 bǐ bó gū quán shé chán líng dīng zì suī huì huái xùn bì chī sè wǎng è 拼 音 阴晦: 萧索: 鄙夷: 惘然: 隔膜: 恣睢: 展转: 阴沉,昏暗。 缺乏生机,不热闹。 轻视,看不起。 心里好像失去了什么东西的样子。 情意不相通,彼此不了解。 任意胡为。 生活不安定,到处奔波。 词 语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及时做好旁批和圈点。体会作者感情,感受文章的风格。 圈点要求 1.划分文章部分、层次分别用双竖线、单竖线。 2.认为用得好的词语用方框。 3.关键语句(或写得好的语句)用波浪线。 4.有疑问的地方,用问号标注。 初 读 课 文 1.作者回到阔别20余年的故乡,在故乡呆了大约多长时间?是如何推算出来的?   半个月左右   依据: “第二日”,“这样的过了三四天”,“又过了九日” 等。 整体感知   2.作者着重写了哪些天的哪些人、哪些事?    “第二日”:母子见面;回忆少年闰土(回忆瓜地刺猹、初见印象、讲雪地捕鸟和瓜地刺猹、离别赠物);见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