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不是英雄 不读三国 若是英雄 怎么能不懂寂寞 独自走下长坂坡 月光太温柔 曹操不啰嗦 一心要拿荆州 用阴谋 阳谋 明说 暗夺 淡漠 东汉末年分三国 烽火连天不休 儿女情长 被乱世左右 谁来煮酒 尔虞我诈是三国 说不清对与错 纷纷扰扰 千百年以后 一切又从头 曹操 第16课 三国鼎立 课标:知道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等史事及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目录 ● 权谋与人心 ———官渡之战 ● 独霸与联盟 ———赤壁之战 ● 鼎立与开发 ———魏蜀吴的建立及发展 1.知道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发生的时间和地点,知道魏、蜀、吴三国建立的时间、建立者、都城、范围。(时空观念) 2.知道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曹操一胜一败的原因,可以描述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历史解释) 3.明确曹操统一北方以及三国鼎立局面形成这一过程是由割据走向局部统一,由混战趋向相对稳定,因此是历史的进步。(唯物史观) 4.认识文学作品和真实历史之间的区别,了解历史人物的相关史实,认识到历史事件的发生都有其客观条件。(史料实证) 学习目标 壹 官渡之战 官渡之战 壹 东汉中后期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政治腐败天灾频发 184年,黄巾起义爆发,历时9个月,最终失败。 州郡混乱,地方改刺史为州牧,地方拥兵自重,出现了军阀割据。 西北军阀董卓火烧洛阳,废立皇帝,各路诸侯佣兵自立,割据混战。 东汉末年 官渡之战 壹 北方军阀中,哪两个人实力最强? 曹操与袁绍 官渡之战 壹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 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 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蒿里行》 我曹孟德先赋诗一首 1、东汉末年社会形势: 官渡之战 壹 诗中描绘了怎样的社会景象?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节选曹操《蒿里行》 东汉末年经济凋敝、人口减少和百姓生活困苦的社会现实。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 安定、统一 如果你是生活在当时的老百姓,你最渴望的是什么? 东汉末年州牧割据、战乱不断。 1、东汉末年社会形势: 官渡之战 壹 曹操 袁绍 不谋而合 官渡之战 壹 曹操 袁绍 袁绍出身汉末名门“汝南袁氏”,自高祖父袁安起,四代有五人位居三公。袁绍早年任中军校尉、司隶校尉,曾指挥诛杀宦官。 曹操在镇压黄巾起义中,不断发展自己的力量,曹操占据河南一带,实力也在不断增强。 官渡之战 壹 政治上: 1、挟天子以令诸侯,取得政治主动权。 面对军阀混战的局面,曹操是如何壮大自身势力的? 阅读教材P92第一自然段 曹操多谋善断,很有眼光。在人们都为汉朝的命运担忧时,曹操迎合人心,于196年去洛阳,迎献帝到许,用皇帝的名义向其他军阀发号施令,“挟天子以令诸侯”,占有政治优势。 官渡之战 壹 政治上: 1、挟天子以令诸侯,取得政治主动权。 2、招揽各种人才,唯才是举 面对军阀混战的局面,曹操是如何壮大自身势力的? 阅读教材P92第一自然段 自古受命及中兴之君,曷尝不得贤人君子与之共治天下者乎?及其得贤也,曾不出闾巷,岂幸相遇哉?上之人求取之耳。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贤之急时也。 ...... 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 ———节选自曹操 《求贤令》 官渡之战 壹 政治上: 1、挟天子以令诸侯,取得政治主动权。 2、招揽各种人才,唯才是举 3、收编投降的青州黄巾军精锐,壮大队伍。 经济上: 1、采用屯田的措施,组织军队和流亡的民众从事农业生产。 面对军阀混战的局面,曹操是如何壮大自身势力的? 阅读教材P92第一自然段 官渡之战 壹 战役 官渡之战 时间 地点 作战双方 经过 结果 特点 影响 公元200年 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