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13课 罗斯福新政 学习目标 史料实证:通过展示相关的历史资料、图片,了解经济大危机的危害及影响,认识到罗斯福新政面临的严峻形势。 唯物史观:通过分析新政内容,理解新政在一定程度上让美国经济复苏,但无法解决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时空观念:结合华盛顿领导的独立战争、林肯领导的南北战争、罗斯福实施的新政,总结这三位总统在美国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家国情怀:理解危机时刻国家保障民生的做法,增强国家认同感和自豪感;学习罗斯福临危不惧、坚韧不拔、开拓进取的精神。 材料一: 1920—1929年,美国工人工资增长2%,而工厂生产率却增长55%。到1929年,美国国家财富的3/5由只占人口总数的2%的人拥有。 经济危机的原因? 探究一: 生产>消费(生产过剩) 材料二:1929年的美国,大约60%的家具和75%的收音机都是用分期贷款购买的。90%的股票是投机性的,投资者只需支付10%至20%的现金购买股票,其余的均可借贷。 贫富差距大 1929年,民主党全国委员会主席约翰观·J.拉斯科布: “假使一个人每周拿15美元用来购买优质普通股,那么,按每月400美元的投资收益来计算,20年后他将至少坐拥80000美元,这种收益会让他富起来。我坚信,任何人都能富起来,而且也应该富起来。” ———[美]狄克逊·韦克特《大萧条:人类经济生活中最为凝重悲怆的画卷》 思考: 1、材料一美国出现了什么问题? 2、美国财富的分配状况如何? 3、根据材料二提出民众购买产品的资金来源? 市场 企业 民众 银行 生产 消费 贷款 信贷消费 生产 贷款 股市 提供资金 投资 投资 生产 为何“繁荣的迹象可能成为灾难的征兆”? “繁荣”? 虚假的 1927 1928 1929 1930 1931 1932 1933 40 90 140 190 240 290 340 (年) (道琼斯) 1929年10月24日 崩盘 直接原因 市场供需矛盾 (生产相对过剩) 1929-1933经济危机的原因? 根本原因 资本主义制度的 基本矛盾 即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材料2:从金融业迅速波及到几乎所有部门;从美国迅速蔓延到所有资本主义国家。 材料1:一般的经济危机持续一年最多不过两年,而30年代初的危机持续了长达5年之久,有的甚至更长。 材料3: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产量下降了40%以上,贸易额减少了2/3。美国的工业产量下降超过40%,贸易额减少70%。将近1/4的美国人失业,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失业人数更是超过3000万。 经济大危机的特点? 持续时间 长 波及范围 广 破坏程度 大 美国穷人居住的“胡佛小屋” 工人砸碎工厂的玻璃 示威者与警察发生冲突 美国纽约举行的盛大游行 经济危机 艰难求职 危机不断的曼延…… 政治危机 共和党总统候选人胡佛,时任美国31任(1929-1933)总统: “经济创伤只能由经济实体的细胞———生产者和消费者———来自我治疗。” 民主党总统候选人罗斯福,时任纽约州州长: “我向所有人保证,将给美国人民带来一次新政!” 自由放任 国家干预经济 总统大选结果 候选人 票数 胡佛 15,759,930 罗斯福 22,815,539 《胡佛失意,罗斯福得意 》 1.国家干预什么? 2.国家如何干预? 应对危机的“新”政: 生产 矛 盾 消费 消费 生产 矛 盾 “我要求国会立即采取立法行动,赋予政府的行政部门……权力……” ———罗斯福 1.国家干预什么? 2.国家如何干预? 3.以何方式干预? 年份 “新政”主要立法 1933年 银行非常法 经济法 农业调整法 国家工业复兴法 银行法 联邦紧急救济法 住宅再筹款法 …… 1934年 全国住房法 证券交易法 家宅贷款法 …… 1935年 社会保障法 全国劳工关系法 公共电力控股公司法 税收法 …… 1936年 土壤保护分配法 …… 1937年 (第二)全国住房法 …… 1938年 第二农业调整法 公平劳动标准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