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 课标要求: 通过了解全面内战的爆发及人民解放战争的进程,分析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统治灭亡的原因,探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一、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1)人心所向:抗战胜利后,和平建国是中国人们的强烈愿望。 中国1940~1947年报刊上“民主”出现频率统计图 炮弹作花瓶,人世无战争 喜悦 幸福 期望和平 【思考】漫话反映了人们什么样的心情和愿望? 1、背景 中共:以和平、民主、团结为号召,主张成立联合政府,力争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国家 国民党:打着“和平建国”的旗号,坚持独裁和内战的方针。 假和平,真内战 (2)道路之争:抗战胜利后,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建国方针。 1、背景 (3)国际:美国“扶蒋反共 1、背景 蒋介石3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谈判 2、过程 毛泽东在美驻华大使赫尔利陪同下赴重庆 1946.3 国民党六届二中全会,否决协议 1945.10.10 国共签署《双十协定》 3、结果 1946.1.10 重庆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五项协议 二、内战的爆发 1946年6月 国民党进攻 中原解放区 1946.7-10 粉碎了国民党的全面进攻 1、全面进攻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1947.3 毛泽东、周恩来撤出延安,转战陕北 陈毅、粟裕(左二)指挥华东野战军在孟良崮消灭国民党第七十四师 1947.3-6 粉碎了国民党针对陕北、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彭德怀 2、重点进攻 彭德怀率领西北野战军取得青化砭、沙家店战役胜利 3、战略反攻 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千里跃进大别山,直接威胁到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武汉,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 A 辽沈战役:东北野战军;解放东北全境,解放军在数量上取得对国民党军队的优势。 淮海战役:华东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长江下游以北广大地区获得解放。 平津战役:东北野战军和华北军区第二、三兵团;基本解放华北全境。 毛泽东在河北平山西柏坡指挥了世界上最伟大的解放战争。三大战役基本摧毁了国民党的主要军事力量,为中国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4、战略决战 材料:李宗仁虽然求和心切,但绝非准备投降,看到《协定》内容,一时竟然全无主张,只好向蒋介石请示。蒋介石看罢,拍案大骂:“文白无能,丧权辱国!”认为“共匪对政府代表所提修正条件二十四条款,真是无条件的投降处分之条件。” ———秦立海《毛泽东、斯大林与国共北平和谈》 北平和谈 谈判破裂 5、最后的胜利 1949年4月北平和平谈判破裂 渡江战役意义: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党蒋介石集团的反动统治覆灭,中华民国时期结束。 阶段战役名称时间战争情况战略防御中原突围1946.6陕北、山东解放区突围1947.3战略反攻挺进大别山1947.6战略决战辽沈战役1948年9月至11月淮海战役1948年11月至1949年1月平津战役1948年11月至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共歼灭国民党军队约30万人,粉碎了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先后取得青化砭、沙家店、孟良崮等战役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陕北解放区的重点进攻,打退了敌人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歼敌47万余人,解放东北全境歼敌55万余人,解放长江中下游以北广大地区歼敌52万余人,解放基本解放华北全境二、较量:迫不得已的内战 三、民心向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原因 三、民心向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原因 项 目 共产党方面 国民党方面 兵 力 120万人 430万人 地区面积 228.58万平方公里 731.172万平方公里 城 市 446座(中小城市) 1545座(大中城市) 人 口 13606.7万人 33893.3万人 ———1946年7月全面内战爆发时国共双方力量对比,数据来源于《中国现代史统计资料选编》 思考:在敌强我弱下,为什么人民解放军能够取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