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981118

2025湘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第3强化练习题--第三章 第一节 碳排放与国际减排合作(含解析)

日期:2025-04-05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56次 大小:86353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5,一节,解析,合作,减排,国际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湘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第3 第三章 生态环境保护与国家安全 第一节 碳排放与国际减排合作 基础过关练 题组一 碳循环   (2024浙江浙南名校联盟期末)下图示意碳循环过程中的地表碳循环和深部碳循环模式。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1.图中地表碳循环中的甲环节是(  )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风化作用   D.侵蚀作用 2.下列对图示碳循环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地表碳循环周期长,深部碳循环周期短 B.地表碳循环总量大,深部碳循环总量小 C.地表碳循环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辐射 D.参与地球碳循环的无机物量小于有机物 3.此图可以说明(  ) A.人类对碳循环各环节都有明显影响 B.碳循环各环节具有平衡和储存功能 C.自然环境中的物质和能量在循环流动 D.自然地理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2023辽宁重点高中协作体联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通过海—气相互作用被沉积在海底不再进入碳循环,这一过程被称为生物泵。如果生物泵被摧毁,会影响海洋的碳循环。研究地质时期海洋生物泵的演变,对理解现代海洋碳循环的过程和机制有重要意义。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4.生物泵的过程是(  ) A.无机碳—浮游植物—浮游动物—物理沉降 B.物理沉降—浮游植物—浮游动物—无机碳 C.浮游植物—无机碳—浮游动物—物理沉降 D.无机碳—物理沉降—浮游动物—浮游植物 5.生物泵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 A.减轻温室效应   B.促进碳—氧平衡 C.促进煤炭形成   D.减小臭氧空洞 题组二 碳排放与温室效应   (2024安徽江南十校联考改编)下图为二氧化碳体积分数的变化。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6.图中二氧化碳体积分数变化最快的时段是(  ) A.1740—1760年   B.1840—1860年 C.1900—1920年   D.1980—2000年 7.图中二氧化碳体积分数变化的原因有(  ) ①土地利用变化   ②燃烧化石燃料 ③海平面的上升   ④陆地冰川融化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题组三 碳排放对环境的影响   (2024河北衡水冀州期中)某高校在天山东部调查分析不同海拔的西伯利亚落叶松对气候变暖的响应。采样发现:在林地低海拔、中海拔和高海拔的树木径向(直径)生长呈现较大差异,表现为中、低海拔西伯利亚落叶松生长与气温相关系数呈负相关,而在高海拔则呈显著正相关。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8.林地中、低海拔西伯利亚落叶松与气温相关系数呈负相关,其主要制约因素是(  ) A.光照  B.水分 C.坡度  D.热量 9.气候变暖对不同海拔西伯利亚落叶松的影响是 (  ) A.高海拔年轮更稀疏 B.中、低海拔长势趋好 C.低海拔年轮更稀疏 D.中、高海拔长势趋缓   (2023浙江稽阳联考改编)下表为2020年全球CO2排放量(仅化石燃料燃烧)前十以内的四个国家统计表。完成下面两题。 国家 CO2排放量(百万吨) 人均CO2排放量(吨/人) 甲 9 899.3 6.9 乙 4 457.2 13.5 丙 2 302.3 1.7 丁 570.8 16.4 10.甲、乙、丙、丁分别对应(  ) A.印度、沙特阿拉伯、美国、中国 B.印度、沙特阿拉伯、中国、美国 C.中国、美国、印度、沙特阿拉伯 D.中国、印度、沙特阿拉伯、美国 11.全球CO2过量排放的影响可能有(  ) ①乞力马扎罗山雪线上移 ②大洋洲珊瑚岛消失 ③化石燃料的燃烧大量增加 ④中国泰加林带范围变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题组四 国际减排合作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7次缔约方会议在南非德班召开,《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的存续问题,是德班大会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大会通过决议,建立德班增强行动平台特设工作组,决定执行《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并启动绿色气候基金。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2.下列最急切盼望《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能早日执行的国家是(  ) A.俄罗斯  B.美国 C.中国  D.马尔代夫 13.发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