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杜牧人物 简介 杜牧 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 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 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 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 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 著 有《 樊 。 背景资料 这首诗是诗人经过赤壁(今湖北省武昌县 西南赤矶山)这个著名的古战场,有感于 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的。发生于汉 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年)十月的赤壁之 战,是对三国鼎立的历史形势起着决定性 作用的一次重大战役。其结果是孙、刘联 军击败了曹军,而三十四岁的孙吴军统帅 周瑜,乃是这次战役中的头号风云人物。 诗人观赏了古战场的遗物,对赤壁之战发 表了独特的看法,有感而作。 地点:赤壁。 战争双方:东吴,曹魏。 战争意义:赤壁之战后,三国鼎立的格局正式形成。 这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之 o 赤 壁 解题 赤 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初读 咏史诗 咏史诗以历史题材为咏写对象, 多针对具体的历史事件或历史人 物有所感慨而作。 咏史诗的代表人物有 杜牧、苏轼、辛弃疾、李白、杜甫 文学常识 赤 壁 杜 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初 读 字词解释 ①折戟:折断的戟。戟,古代兵器。 ② 销:销蚀。 ③ 将:拿,取。 ④磨 洗: 磨光洗净。 ⑤认前朝:认出戟是东吴破曹时的遗物。 ⑥东风:指三国时期的一个战役 — — 火烧赤壁。 ⑦周郎:指周瑜。 赤 壁 唐 杜 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诗 意 赤壁的泥沙中,埋着一枚未锈尽的断戟。 自己磨洗后发现这是当年赤壁之战的遗 留之物。 倘若不是东风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 是曹操取胜,二乔被关进铜雀台了。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赤 壁 唐 杜 牧 2.《赤壁》开头为什么从一把很不起眼的折戟写起,这样写有 什么作用 这一片折戟与古代战争有联系,很自然地引 起后文对历史的咏叹。 1.诗人对历史的评价因何而发 折戟沉沙铁未销。 思考 二乔”代表东吴的命运。诗人假设东吴败亡, 不写山河破碎,生灵涂炭,而写二乔为曹魏所 虏获,不仅以小见大地说明战争之利害,而且 极其耐人寻味。 杜牧认为如果不是东风给了周瑜以方便, 取得胜利的就可能是曹操,历史将要重写。 3.诗人怎样评价赤壁之战周瑜的胜利 4. “二乔”在诗歌中指代什么 这样写有什么意义 思考 思考 5.请简要赏析“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这两句诗表面上描述了一柄折断的战戟,深埋于 泥沙之中,历经岁月洗礼却仍存其形,诗人亲自 将其磨洗并辨认。 通过对这柄前朝遗物的辨认,诗人巧妙地为 后文抒发感慨于怀古之情奠定了基础。 思考 6.请赏析“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兴亡的慨叹,他认 为历史上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只要有机遇 ,相信自己总会有所作为,反映出作者“抑郁不 平的心境"。 理解性默写 《赤壁》中借一件古物兴起对历史的慨叹的的诗句是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赤壁》中诗人以小见大,对历史史实进行反面的假设,用 两个美女象征国家的命运的诗句是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本诗借古讽今,借一件古物兴起前朝人物和事件的慨 叹,抒发了自己对人生命运的深刻感悟,表达自己怀 才不遇的愤懑之情以及告诫统治者不要寄希望于侥幸。 主题思想 再次朗读 赤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 牧 壁 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役 牧野之战 巨鹿之战 官渡之战 淝水之战 赤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