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论语》十二章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目 录 清康熙帝到山东曲阜孔庙时,御赐了一块匾额——— “万世师 表”,意思是说孔子是万世千秋的老师和表率。后来全国各地的孔庙 都悬挂了这块牌匾。北宋著名政治家赵普说“半部《论语》治天下”, 可见《论语》对中国社会影响巨大。那么,《论语》是一部怎样的书 呢 书中又记录了孔子怎样的言行呢 今天我们就通过学习《<论语 >十二章》,来掀开这部古代典籍神秘的一角。 导 入 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语感。 2.掌握本课文言词语,能用现代汉 语翻译课文。 3. 了解各则语录的内容,学以致用。 学习目标 1.能流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孔子(前551一前479),名丘,字仲 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 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学 派的创始人,与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 孟子并称“孔孟”,被后世尊为“圣人 ”。 相传孔子有弟子三千,其中贤者七十二人。孔子知识渊 博,是私人讲学之风的开创者,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 了重大贡献,被誉为“万世师表”,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教 育家,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人物。 《论语》共20篇,是由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编写,以 语录体和对话体为主,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儒 家经典著作。宋代将《论语》与《孟子》《大学》《中庸》 并称“四书”。 时 之 贵 为 泰而不 不示说平 有教无类 其 言 观 语录体常用于门人弟子记录导师的言行,有时 也用于佛门的传教记录。偏重于只言片语的记录, 不重文采,不讲究篇章结构,不讲究篇与篇之间 甚至段与段之间时间及内容上的必然联系。 语录体 1.字正腔圆。即字音准确,发音饱满。 2.抑扬顿挫,读准节奏。 一 、朗读并疏通文意,整体把握 要 求 : 殆 ( dài ) 一箪食( dān ) 笃志( dǔ) 论语( lún) 不愠 ( yùn ) 逾矩( yú jǔ ) 罔 ( wǎng ) 曲肱( gōng ) 字音 字形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 chuán 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 (《学而》)(音义结合:字的读音要根据字的意思来判断。字的意 思要根据语境来推测。音随义转,义由音生。) 音( 。 。。 时候 : “ ”。 )yuè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 朋/ 的音 即用 本字 借代 读 用、 通 的 假 读 通 相同或相近的字代替本 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 或字形 通假字 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准节奏。 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 君子乎 "(《学而》 x ǐng yùn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vú jǚ 《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 dài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 为 政 》 ) wǎng (通假字。读的时候读“本字”的音。 yòu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 乐之者。" (《雍也》) gōng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 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 一瓢饮,在陋 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雍也》) hào 子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 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fú ( 《 述 而 》 ) 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罕》) 子曰: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 也。”(《子罕》) dǔ 子夏曰: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 在其中矣。”(《子张》) 二、抓关键词,精读研析各章含义 1. 圈画第一章的关键字词,结合课下注释, 用现代汉语解释句子的意思,重点理解“君 子”的含义。 的 人 。 孔子说:“学习之后,时常地去复习,不也是愉快的吗 有志同道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