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198832

现代文阅读 专题二 说明文阅读课件

日期:2024-06-27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9次 大小:22357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阅读,现代,文阅读,专题,说明文,课件
    课件72张PPT。第二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二 说明文阅读近7年常考考点精讲考点1 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考点2 说明文语言考点3 信息筛选与整合考点4 说明方法及作用考点5 拓展延伸目 录 二、(2012杭州15~18题14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题。 蓝光警戒 (点击这里查看文章)杭州2009~2015中考试题精编1. “蓝光”对人体的生理状态有哪些影响?根据文意,分点简要回答。(3分)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相关段落内容的概括与提炼能力。开头一段的“蓝光会影响人体的生理状态”自然引起下文,很明显从后文几个段落中可以找出答案。 【答案】(3分)一是影响人的生物钟;二是抑制人体内褪黑激素的分泌;三是白天能使人保持精力充沛。(每点1分,原句、概括均可) 2. 请根据本文的内容,简要说明“睡眠障碍”的成因。(3分)【解析】本题考查对睡眠障碍成因的概括。一是要联系蓝光在夜间对人体的影响;二是要从含有“睡眠障碍”的第⑦段中寻找。 【答案】(3分)示例:蓝光在夜间会抑制、延迟褪黑激素的分泌,从而阻止人们正常的睡意。 3. 指出下列说法的错误,并简述理由。(4分) (1)第⑥段在列举最近一项研究时,用列数字的方法,说明了科学家已经开始着手研究不同颜色的光。 (2)第⑦段中加点的“大量”和“可能”这两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大量”一词,说明证据的充足;“可能”一词,说明对短睡眠的研究不够深入。 【解析】此题考查对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掌握和对说明文语言的赏析能力。对于说明方法所说明的内容要结合上下文回答;修饰词语往往都是表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的。 【答案】(1)这里的列数字不是说明科学家已经开始着手研究不同颜色的光,而是已经将注意力转移到普通家庭照明和微光对人体生理状态的影响研究上。因为句子说的是房间里的正常灯光。(2)“可能”一词,说明对短睡眠的研究处在试验阶段。这正好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换成别的反而不准确了。 4. 请依据本文中“蓝光”的相关知识,谈谈我们应如何科学地对待“光照”。(4分) 【解析】此题考查知识的拓展迁移能力。解答此题,需要联系文中的相关内容回答。其实本文最后一段已有所体现,可以归纳,也可以再说几点这方面的科学做法。 示例:使用产生更少蓝光的灯泡,养成睡觉前关灯、关电视、关掉一切发光东西的习惯等。 文体知识梳理 (2015杭州改编)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5题。(16分) 你了解空气清新剂吗 (点击这里查看文章)近7年常考考点精讲【文章解构】1. 请分点概括空气清新剂的危害。(3分) 【思路归纳】此题考查对文章说明对象特征的概括。首先要在文章中找到叙述空气清新剂危害的段落,很明显是第2至4段。然后根据题干要求,分条概括出空气清新剂的危害。第2段主要讲了空气清新剂中“含有可燃性物质,无论在生产、运输还是使用过程中, 都可能发生爆炸”。第3段讲的是“空气清新剂名不符 实,它是靠香味遮掩异味,并不能真正改变空气质量。 它释放到空气中,本身就是一种污染物质,会在去除某 种污染物的同时或多或少引入新的污染物”。第4段“带 有某种馨香气体的挥发性溶剂被人体吸入后……会产生 精神依赖……强制性地每日重复吸入,结果引起慢性中 毒”。对这三段进行逐层概括即可作答此题。【答案及评分】(3分)空气清新剂在生产、运输和使用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爆炸;(1分)会造成二次污染;(1分)可能会使人产生精神依赖,引起慢性中毒(1分)。 考点1 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 【方法指导】 (1)题型一:找说明对象。 ①看题目或首、尾段。事物说明文一般标题就是说明对象;事理说明文一般用开头或结尾的总结句交代说明对象。需要强调的是,大多数说明文题目就是说明对象,如《苏州园林》等。 ②抓段首、段尾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