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学案(后附答案) 【学习目标】 时空观念:了解和掌握陈胜、吴广起义的时间和秦朝灭亡的时间,通过《秦末农民起义形势图》历史地图的展示,知道陈胜吴广起义的过程。了解楚汉之争的简单概况。 唯物史观: 认识到秦的暴政是导致秦末农民起义和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以此认识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史料实证:通过史料研读和分析,感受秦朝的暴政,探究秦末农民大起义的原因。 历史解释:通过分析与陈胜相关的史料,培养学生分析和解释历史现象的能力。 家国情怀:通过对秦亡和楚汉之争胜败原因的探究,理解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 【重点难点】 1.重点:秦末农民战争。 2.难点:秦的暴政;人民群众在历史进程中发挥的作用。 【自主学习】 一、教材核心练 1.秦的暴政 (1)秦始皇: 沉重,徭役和兵役繁重; 严苛,刑罚残酷;为禁锢人们的思想言论,“ ”。 (2)秦二世:对民众的压迫更为残酷, 愈加沉重。 2.陈胜、吴广起义 原 因 根本 _____ 直接 遇雨不能按期到达渔阳,在当时,戍守误期要被处死 爆发时间 公元 年 起义地点 _____ 口号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地位 中国历史上 农民大起义 建立政权 在攻占陈县后,陈胜称王,建立了 政权 结果 由于起义军作战实力有限,内部存在矛盾,缺乏后援,最终 _____ 3.秦朝的灭亡 (1)巨鹿之战: 以少胜多,歼灭秦军主力。 (2)灭亡:巨鹿之战后, 率军直抵秦都咸阳。公元前 年,秦朝统治者投降,秦朝灭亡。 二、基础达标练 1.民间流传的民谣:“生男慎勿举(抚养),生女哺用(婴儿喝的糊状食物)。不见长城下,尸骸相支柱。”这说明秦朝暴政的一个重要表现是 ( ) A.徭役繁重 B.赋税沉重C.法律严苛 D.土地兼并严重 2.(史料实证)史料能帮助我们很好的解读历史。史载秦朝时“赭衣塞路,囹圄成市”(道路上都是穿罪犯衣服的人,监狱里关满了囚犯,像市场一样拥挤)。该材料说明当时 ( ) A.赋税繁重 B.人口众多 C.刑罚严苛 D.商业发达 3.成语“揭竿而起”描述了陈胜、吴广领导起义的情景。“揭竿而起”的地点在 ( ) A.牧野 B.城濮C.长平 D.大泽乡 4.《史记 陈涉世家》记载:“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楚兵数千人为聚者,不可胜数。”这反映了秦末农民起义 ( ) A.起因于官吏的贪腐B.反对实施郡县制C.以六国贵族为主力D.得到了广泛响应 5.下面是某同学做的课堂笔记,通过这一笔记内容可以确定他学习的主题是 ( ) (1)交战双方:项羽领导的农民军和秦军主力 (2)特点:以少胜多 (3)结果:秦军大败 (4)成语:破釜沉舟 A.长平之战 B.牧野之战C.巨鹿之战 D.城濮之战 6.秦朝由横空出世到二世而亡,让人无限感叹的同时也留下了无尽的思考。最后灭亡秦朝的是( ) A.项羽 B.吴广 C.刘邦 D.陈胜 三、素养提升练 7.(唯物史观)传统观点多认为秦朝灭亡是“酷刑”“暴政”所致。后来,有学者认为秦亡于吏治败坏;有学者认为秦亡于过急、过广地推行郡县制;有学者认为秦亡于北击匈奴;也有学者认为秦亡于文化政策。据此可知,关于秦朝灭亡原因的认识 ( ) A.有且只有一种观点正确合理B.后期研究比传统观点更有说服力 C.随着研究视角拓展而趋于全面D.逐渐偏离历史发展的真实情况 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它结束了诸侯割据使中国长期分裂的历史,这对于以汉族为主的多民族国家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它也是中华民族多民族国家发展的新阶段,其疆域、版图和各民族关系,为此后数千年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摘编自林剑鸣《秦汉史》 材料二 起义军“伐无道,诛暴秦”,队伍迅速壮大,不久在陈县建立政权。第二年,农民在秦将章邯指挥的军队的进攻下,遭到巨大挫折,起义首领先后被部下杀害。反秦起义由项羽、刘邦领导继续进行。公元前207年,刘邦兵至霸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