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988691

2025浙科版高中生物学选择性必修1强化练习题--第二章 神经调节(含解析)

日期:2025-04-05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29次 大小:88247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5,解析,调节,神经,第二章,练习题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浙科版高中生物学选择性必修1 第二章 神经调节 全卷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9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关于人体神经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控制四肢运动的神经属于周围神经系统 B.中枢神经系统由大脑、小脑和脑干组成 C.一个神经中枢负责调控某一特定的生理功能 D.大脑皮层受损的患者可能会存在机体活动障碍 2.下列关于如图所示细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①是胞体,③和④是神经纤维 B.它是组成神经系统的细胞 C.③能将信息从胞体传向其他神经细胞等 D.多数神经细胞有一个③和多个① 3.神经元和胶质细胞一起,共同完成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胶质细胞的数量多于神经元 B.不同神经元的大小和形态基本相同 C.支配腓肠肌的运动神经元的胞体位于脊髓 D.神经末梢是树突和轴突末端的细小分支 4.下列关于动作电位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动作电位沿着神经纤维传导时,会随着传导距离的增加而衰减 B.膜电位会因受到特定刺激而变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 C.动作电位的传导必须依赖于细胞膜对离子通透性的变化 D.复极化过程是指由反极化状态的电位迅速恢复至极化状态的过程 5.取枪乌贼的神经纤维置于适宜的环境中并接上电位计测定膜电位,电位计两电极的连接与静息状态下的电位计指针情况如图甲所示。在A处给予一个适宜强度的刺激后,电位计指针依次出现如图乙中①~④所示的变化(注:②时,电位计指针向右偏转达到最大幅度)。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电位计指针指向①所示位置时,没有Na+通过细胞膜 B.电位计指针指向②所示位置时,神经纤维膜处于反极化状态 C.电位计指针指向③所示位置时,神经纤维膜上的K+通道关闭 D.电位计指针指向④所示位置时,细胞膜对K+通透性小于Na+ 6.人的神经细胞内低钠高钾的离子环境对于神经冲动的产生、细胞渗透压平衡等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这种浓度差与细胞膜上的钠钾泵有关,其作用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神经细胞内外钠钾浓度差的维持依赖于主动转运 B.神经细胞膜对Na+、K+的通透具有选择性 C.K+通过钠钾泵的运输使神经细胞产生静息电位 D.据图分析,在神经细胞培养液中加入乌苯苷会影响钠钾泵中钾离子的转运 7.下图表示神经冲动在突触处传递的过程,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图中所示神经末梢只能是轴突末梢 B.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C.神经递质在突触前膜释放需要消耗ATP D.突触前膜发生的信号转变是电信号→化学信号 根据下列材料完成第8、9题。 多巴胺是大脑中含量最丰富的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能传递兴奋及开心的信息。可卡因能影响多巴胺在反射活动中兴奋的传递,如图甲所示。蝎毒属于神经毒素,能破坏膜上的钠离子通道。图乙是不同因素影响下神经递质回收率统计图。 图甲 图乙 8.下列有关神经递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多巴胺的释放方式是胞吐,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B.神经递质作用后会被分解或者被上一神经元重吸收 C.多巴胺与受体蛋白结合后引发突触后膜的电位变为外负内正 D.突触间隙中的神经递质经主动转运穿过突触后膜而传递兴奋 9.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可卡因被吸食后神经递质回收率可以用图乙中Z曲线表示 B.蝎毒作用机理和效果与可卡因相同 C.图甲中③受可卡因影响,受体蛋白数量减少,突触变得不敏感 D.毒品分子阻断重吸收过程可能导致神经递质持续作用于突触后膜 10.用火柴棍由脚跟向前轻划新生儿足底外侧缘时,他的大脚趾会缓缓地上翘,其余各趾呈扇形张开。该现象在婴幼儿6~18个月大时逐渐消失。下列关于该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新生儿完成这些动作属于非条件反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