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浙科版高中生物学选择性必修1 题型整合练 与神经调节有关的实验设计与分析 1.(2023浙江嘉兴五中阶段练习)利用脊蛙进行如下实验:①将蘸有稀硫酸的纸片贴在脊蛙的趾尖,会产生屈反射;②将蘸有稀硫酸的纸片贴在脊蛙的腹部,会产生搔扒反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屈反射和搔扒反射发生时,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 B.屈反射和搔扒反射的传入神经元和传出神经元的胞体都在脊髓中 C.若剥去脊蛙趾尖的皮肤,再进行②操作,仍能发生搔扒反射 D.若将蛙坐骨神经剪断,再刺激连接脊髓的坐骨神经一端,肌肉仍能收缩 2.(2023浙江台州期中)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会引起突触后膜产生局部的电位变化,称为突触后电位。科学家为了探究突触后电位的特点,做了如下实验(图甲中A、B、C为不同神经元的轴突,图乙中字母及箭头分别代表轴突类型及刺激时间点,阈值代表引发动作电位的最小膜电位)。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甲 (注:箭头代表刺激,字母对应的是图甲中的轴突) 乙 A.刺激A、B、C均能引起D的去极化 B.突触数量越多,越容易引发突触后膜的动作电位 C.单独刺激A不能引起D的兴奋,需同时刺激A和B才能引起D的兴奋 D.相同来源的或不同来源的兴奋性神经递质作用于D引起的小电位可以累加 3.(2022浙江宁波期中)如图取新鲜的神经肌肉标本(生理盐水浸润),a、d分别是放置在传出神经和骨骼肌上的电极,可刺激神经和骨骼肌;b是放置在传出神经上的电位计,用于记录神经兴奋电位;c为神经与肌细胞形成的突触。正常时,用a刺激神经会引起骨骼肌收缩,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如果用d刺激肌肉,在b处不能记录到电位变化,表明传出神经受损 B.如果用a刺激神经,在b处记录到电位变化,骨骼肌不收缩,表明部位c受损 C.如果用d刺激骨骼肌,骨骼肌不收缩,表明骨骼肌受损 D.若本结构完好,用a或d刺激,在c的任何一点都可检测到电位变化 4.(2024浙江杭州四校联考)某人手指不小心触碰到尖锐的东西,迅速将手缩回,这是缩手反射,其反射弧结构如图所示,A、B、C、D、E分别代表反射弧上不同的位点(图中的神经递质为乙酰胆碱)。 (1)缩手反射是一种 (填“条件”或“非条件”)反射,该人的痛觉产生于其大脑皮层的 (区域)。 (2)由于某些原因,图中反射弧在阴影处受损,但损伤的具体部位未知。为了检测损伤的部位,现将灵敏电流计的两电极分别连接在A、B两点的膜外,用电刺激 (填“C”“D”或“E”)点,观察 情况。若 ,表明只损伤了阴影中的传入神经元。 (3)图中突触小泡中的神经递质以 方式释放并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引起突触后膜 ,产生动作电位。 (4)已知箭毒是一种神经性毒素,通过与乙酰胆碱受体牢固结合而阻断突触间的兴奋传递。为验证箭毒的作用,某兴趣小组进行了以下实验方案: 实验材料与用具: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任氏液(蛙的生理盐水)、适宜浓度的箭毒溶液、适宜浓度的乙酰胆碱溶液、电刺激设备等。 实验步骤: ①将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先放置在 中,适宜强度电刺激坐骨神经,观察腓肠肌收缩情况; ②再将该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放置在 中,适宜强度电刺激坐骨神经,观察腓肠肌收缩情况; ③最后将该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放置在 中,适宜强度电刺激坐骨神经,观察腓肠肌收缩情况。 结果预测:三次腓肠肌的收缩情况依次为 。 5.分析以脊蛙(去除脑保留脊髓的蛙)为实验对象的相关实验并回答问题: (1)坐骨神经是混合神经,既有传入神经,又有传出神经。现将含有一定浓度的可使神经麻醉的可卡因棉球放在脊蛙的坐骨神经处,过一会儿用稀硫酸刺激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