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单元———单元备课 单元教学内容 运算律 本单元需用课时数 9 单元教材分析(前置后继)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数量关系、公式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他是今后进一步学习代数知识的基础。 前置知识: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意义 后继知识:代数知识 单元教学目标 结合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具体情境,探索并了解运算律,并会应用运算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在具体运算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加与减、乘与除的互逆关系。能够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合理灵活地应用加法和乘法运算律,感受数学规律的确定性和普遍试用性,体验它们的价值,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在探索学习运算律的过程中,体验猜想、验证、比较、归纳等数学方法。 使学生经历主动参与探索、发现和概括规律的学习活动,发展比较、分析、抽象、概括及推理的能力,增强用符号表达数学规律的意识。 突破重难点的措施 对于运算律的学习,可以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经历“发现关系—揭示规律—字母表达—应用巩固”的过程,既学会了知识,又掌握了探究问题的方法。 让学生经历“猜想———举例———验证”的过程。 在发现运算律、总结运算律的时候,给学生留出自主探索的空间,为学生安排丰富、多样、有效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经历观察、比较、猜想、举例和验证等活动中总结规律,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 注重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对于加法、乘法运算律的系统学习,学生是第一次接触,但对于这方面的经验学生已经有了积累。教学时,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沟通新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运算律。 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于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利用问题情境,以解决问题为线索,让学生在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充分运用猜想、验证、比较、归纳等方法,分析和概括运算律。 注重运算律的拓展延伸。 根据学生对加法、乘法运算律的掌握情况,运用联系中的相关题目,将运算律适当的进行拓展。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借助具体计算,探索有关减法、除法计算中的其他规律。 6.单元注重评价的导向性 对本单元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是否实现了知识目标,又要关注学生思维发展和共同研究问题水平的发展情况,在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上下功夫。 第三单元 第一课时 授课日期 9.11 课题 加法运算律 课型 新授 学习目标 1.探究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通过学生积极参与规律的探索,发现和归纳,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前置基础 用字母表示数 核心 知识点 1.用字母表示加法运算定律 2.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算的方法 教与学的活动 评价要点 一、师:同学们,进入“快乐农场”,你知道了哪些信息?根据图中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观察情境图,汇报自己发现的信息。学生自己提出问题。 二、师:一共购进多少棵树苗?谁会解答?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学生根据图中信息独立列式 方法一:(56+72)+28=156(平方千米) 方法二:56+(72+28)=156(平方千米) 师:一共要购进多少棵花苗?可以怎样算? 学生列式: (80+88)+112 80+(88+112) 师:观察这两组算式,你有什么发现?小组研讨,汇报交流 师:这是一个规律吗?想办法验证一下。 经过验证这确实是一个规律,叫加法结合律,你能用字母表示这个规律吗? 生:A+(B+C)=(A+B)+C 三、学习了加法结合律,加法中还有其他的规律吗?请完成填空,然后观察,看有什么发现? 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发现,两个加数交换他们的位置,和不变。 师:这也是加法运算中的一个规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