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浙科版高中生物学选择性必修2 第四节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能被循环利用 基础过关练 题组一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1.(2022浙江越州中学开学考试)在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过程中,连接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的主要的生物成分及其生理作用分别是( ) A.生产者、蒸腾作用;消费者、呼吸作用 B.消费者、呼吸作用;分解者、分解作用 C.生产者、光合作用;分解者、分解作用 D.分解者、分解作用;消费者、合成作用 2.(2024浙江杭州学军中学模拟)生态系统中的物质能被循环利用,水循环、碳循环和氮循环是最常见的物质循环。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水循环是由太阳能推动的,生物在全球水循环过程中作用不大 B.在生物群落内部,碳以有机物的形式沿着食物链进行单向转移 C.固氮菌和蓝藻都是自养生物,均在氮循环的固氮过程中发挥作用 D.物质的循环发生在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之间,具有全球性 3.(2023浙江绍兴期末)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包括水循环、碳循环和氮循环等类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水的主要循环路线是从地球表面进入大气中,从大气中回到地球表面 B.生产者固定的CO2等于其呼吸作用释放的CO2,是碳循环持续进行的保证 C.氮循环是指氮气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过程 D.硝化细菌将氨和铵盐氧化为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的过程属于氮循环中的反硝化过程 4.如图是自然界碳循环的简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为分解者,乙为消费者,丙为生产者 B.①②③表示CO2通过甲、丙、乙的呼吸作用进入大气中 C.④主要表示大气中CO2通过光合作用进入生物群落 D.碳元素以无机物的形式在丙→乙→甲所示的渠道流动 5.下图为氮循环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①过程中的生物固氮是最重要的固氮途径 B.进行②过程的生物的代谢类型为异养需氧型 C.进行③和④过程的生物分别主要是生产者和消费者 D.⑤过程能增加土壤的肥力,有利于农业生产 6.如图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氮循环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瘤菌和硝化细菌分别属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 。 (2)“生态系统的氮循环”中的生态系统指的是 。氮元素进入生产者体内后,能参与合成的有机化合物是 (写出3种)。 (3)虽然氮元素能在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之间不断循环,但在种植小麦时仍要适量向农田中施加氮肥的原因是 。 7.(2023浙江湖州统考期末)下图表示某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部分过程,甲~戊表示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箭头表示物质传递方向。回答下列问题: (1)碳是构成生物体的重要元素之一,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都是以 作为结构基础的。碳循环的主要形式是 ,图中碳元素通过呼吸作用进入非生物环境的途径有 (用文字加箭头描述)。 (2)图中,乙、丙、丁之间碳以 的形式传递,图中缺少的环节是 (用文字加箭头描述)。 (3)从灌木阶段演替到该森林阶段的过程中,生产者固定的CO2量应大于 。 题组二 物质循环规律的应用 8.(2022浙江金华联考期末)下图为“蔬菜-鸡、猪-沼气”系统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系统属于物质循环利用生态工程 B.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蔬菜固定的太阳能 C.图中各营养级的生物量金字塔可能是倒置的 D.该系统提高了人类对光合作用所固定能量的利用效率 9.(2024浙江四校联考)蚯蚓分解处理技术可实现固体废物的减量化和资源化。下图为某农业生态系统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生态系统中的蚯蚓属于分解者 B.影响蚯蚓分解处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