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993312

1.2 认识细胞 期末复习考点讲义-2024-2025学年生物学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

日期:2025-04-04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53次 大小:257731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生物学,七年级,2024,人教,学年,认识
    第二章 认识细胞 期末复习考点讲义-2024-2025学年生物学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 第一步:单元学习目标整合 1. 正确说明显微镜的结构与功能 2. 能独立、规范地使用显微镜,能观察到清晰的物像;在认识、使用显微镜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 3. 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并使用显微镜观察 4. 说出洋葱表皮细胞、人口腔上皮细胞的基本结构 5. 区别动植物细胞结构的主要不同点 6. 说明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 7. 了解细胞膜、叶绿体、线粒体、细胞核等在动植物细胞中功能和作用 第二步:单元思维导图回顾知识 第三步:重难知识易混易错 一、显微镜的构造及使用 1、使用步骤: 取镜和安放 (1)取镜:将显微镜从镜箱中取出,只手握住镜臂,另一只手托住镜座。 (2)安放: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距边缘约7厘来处,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对光 (1)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载物台上的通光孔。 (2)转动遮光器,选用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然后一只眼注视目镜内,另一只眼睁开。 (3)转动反光镜,使反射光线经过通光孔、物镜、镜筒到达目镜。以通过目镜看到明亮的圆形视野为宜。 观察 (1)放置玻片标本:使玻片标本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2)降低镜筒:转动粗准焦螺旋时,眼睛要从侧面注视物镜,使低倍物镜接近玻片标本。 (3)寻找物像:一只眼向目镜内看,同时逆时针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简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4)观察物像:一只眼注视目镜,另一只眼看着做记录。 整理和存放:用擦镜纸擦拭目镜和物镜转动转换器,把两个物镜偏到两旁,将镜简缓缓下降到最低处,最后把显微镜放进镜箱内,送回原处。 2、高倍镜、低倍镜与视野大小、明暗的关系 物像大小 细胞数目 视野亮度 物镜与拨片标本的距离 视野范围 高倍镜 大 少 暗 近 小 低倍镜 小 多 亮 远 大 3、方法探究 (1)显微镜使用中的四个先后 “先低后高”:观察时,先使用低倍物镜,再使用高倍物镜。 “先大后小”:对光时,先使用大光圈再使用小光圈。 “先下后上”:观察时,先使镜简缓缓下降,再级缓上升。 “先粗后细”:观察时先使用粗准焦螺旋,再使用细准焦螺旋。 (2)污点存在位置的判断 (3)物像的放大倍数与视野中细胞数量的计算方法 显微镜物像放大倍数的计算物像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x物镜的放大倍数 视野中细胞数目的变化,分为两种情况 ①一行细胞数量的变化,可根据放大倍数与视野范围成反比的规律计算。 ②圆形视野范围内细胞数量的变化,可根据看到的实物范围与放大倍数的平方成反比的规律计算。 4、显微镜成像的特点与玻片标本移动方法 (1)显微镜成像的特点:成放大的、倒立的物像。 (2)视野中装片移动的方法:由于显微镜下成的像是倒立的像(相当于将物体水平旋转180°后的图像),所以物像移动的方向与玻片标本移动的方向是相反的。可以理解为:若将物像移至视野中央,则物像位于哪一方,玻片标本就移向哪一方。 【经典例题】 1.显微镜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不正确的是( ) A.视野太暗:改用平面镜反射光线 B.物像不清晰:调节细准焦螺旋 C.左方物像移到视野正中:向左移动玻片 D.物像太小:换高倍物镜 答案:A 解析:显微镜视野亮度的调节:光线强时,用小光圈、平面镜调节;光线弱时,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所以,视野太暗时,要改用凹面反光镜和大光圈,A错误。细准焦螺旋的作用是较小幅度的升降镜筒,更重要的作用是能使焦距更准确,调出更加清晰的物像;所以,物像不清晰时,要调节细准焦螺旋,B正确。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所以,物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