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994001

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课件(共48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日期:2025-05-25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2次 大小:17907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第六,2024,九年级,语文,统编,学年
  • cover
(课件网) 部编版九年上册 课外古诗词诵读(二) 咸阳城东楼 许浑 咸阳城东楼 许浑 知诗人 解诗题 许浑字用晦,丹阳(今属江苏)人,唐代诗人。武后朝宰相许圉师六世孙。文宗大和六年(832)进士及第,先后任当涂、太平令,因病免。大中年间入为监察御史,因病乞归,后复出仕,任润州司马。历虞部员外郎,转睦、郢二州刺史。晚年归润州丁卯桥村舍闲居,自编诗集曰《丁卯集》。其诗皆近体,五七律尤多,句法圆熟工稳,声调平仄自成一格,即所谓“丁卯体”。诗多写“水”,故有“许浑千首诗”之称。 解背景 论世事 这首诗大约是许浑于唐宣宗大中三年(849)任监察御史的时候所写。此时大唐王朝已经“日薄西山、气息奄奄”,处于风雨飘摇之际,政治非常腐败,农民起义此起彼伏。一个秋天的傍晚,诗人登上咸阳古城楼观赏风景,见太阳西沉,乌云滚来,凉风阵阵……诗人的忧愁思乡之情和吊古伤今之感袭上心头,交织在一起,于是即兴写下了这首意蕴别致的七律———《咸阳城东楼》。 咸阳城东楼 许浑 解词语 明诗意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⑴汀洲:水中的小洲。 ⑵芜:丛生的杂草。 ⑶行人:指作者自己。 ⑷当年事:指秦、汉灭亡的往事。 咸阳城东楼 许浑 tīng wú 解词语 明诗意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登上百尺高楼,引我万里乡愁。 芦苇杨柳丛生,好似家乡沙洲。 乌云刚刚浮起在溪水边上, 夕阳已经沉落楼阁后面。 山雨即将来临,满楼风声飒飒。 秦汉宫苑,一片荒凉。 鸟儿落入乱草之中,秋蝉鸣叫枯黄叶间。 行人莫问当年繁华盛事, 都城依旧,只见渭水不停东流。 咸阳城东楼 许浑 联意象 悟诗情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开端落笔便点明诗人登上咸阳城楼的满腔愁情,再用《诗经·蒹葭》的诗意,表达思念。“一上”表明触发诗人情感时间之短瞬,“万里”则极言愁思空间之迢遥广大。一个“愁”字,奠定了全诗的基调。首联扣题,写景抒情。诗人凭栏眺望 ,远处烟笼蒹葭,雾罩杨柳,很像江中的小洲。诗人游宦长安,远离家乡,一旦登临,思乡之情涌上心头。蒹葭杨柳,居然略类江南。万里之愁,正以乡思为始。 诗歌意象 高城 蒹葭 杨柳 汀洲 咸阳城东楼 许浑 联意象 悟诗情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颔联从空间领域描写晚眺远景,寓意深远。既是对自然景物的临摹,也是对唐王朝日薄西山、危机四伏的没落局势的形象勾画,它淋漓尽致而又形象入神地传出了诗人“万里愁”的真实原因。云起日沉,雨来风满,动感分明;“风为雨头”,含蕴深刻。此联常用来比喻重大事件发生前的紧张气氛,是千古传咏的名句。 诗歌意象 溪云 落日 山雨 满风 咸阳城东楼 许浑 联意象 悟诗情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颈联从空间领域写晚眺近景,虚实结合:山雨将到,鸟雀仓惶逃入遍地绿芜、秋蝉悲鸣躲在黄叶高林,这些是眼前的实景。但早已荡然无存的“秦苑”“汉宫”又给人无尽的联想———禁苑深宫,而今绿芜遍地,黄叶满林;唯有鸟雀和虫鸣,不识兴亡,依然如故。历史的演进,王朝的更替,世事的变化沧桑,把诗人的愁怨从“万里”推向“千古”,吊古之情油然而生。这一忧愁也就更深一层。 诗歌意象 飞鸟 绿芜 鸣蝉 黄叶 咸阳城东楼 许浑 联意象 悟诗情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尾联作结,融情于景。诗人感慨道:羁旅过客还是不要索问当年秦汉兴亡之事吧!我这次来故国咸阳,连遗址都寻不着,只有渭水还像昔日一样长流不止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